从英歌舞、火壶
到簪花、漆扇
从李子柒的回归
到首个“非遗版”春节
刚刚过去的2024年
非遗的热度居高不下
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符号
让大家震惊又骄傲
那么
千年古邑,有多少非遗?
醴陵非遗,你知道多少?
小编从市文化馆了解到
目前
醴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
国家级项目1个
湖南省级项目7个
株洲市级项目19个
醴陵市级项目242个
恭喜你!get了“知识+1”成就
了解完这组数据
你离成为醴陵非遗活地图
就差下面这点了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类: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醴陵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釉下五彩瓷烧制在设计、工艺、造型、装饰等技艺方面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工艺复杂,易学难精,曾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被选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瓷、国宴瓷和国家礼品瓷。
釉下五彩瓷包括茶具、餐具、陈设艺术瓷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独特之处,一是坯釉选用高档原料,保证其泥釉有最高的白度和坯体的透光度。二是坯釉料科学配方,满足了制品成型和高温烧成的工艺要求。三是成型过程从模型到滚压、注浆、精修坯、洗水、干燥、素烧每一步都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四是彩绘过程从构图到勾线、填色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五是施釉,釉料覆盖坯体画面,故称釉下。施釉要内外均匀。六是高温烧成,温度达1350―1400℃。釉下五彩瓷有两次和三次烧成,称为两烧制和三烧制。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类:星子灯
星子灯是流传于湖南省醴陵市境内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形式。因其用硝、硫磺等物制作而成,点燃后,火星四溅,明亮闪烁,犹如天上的繁星,故名之为“星子灯”。倘若将“星子灯”摇动起来,则如一条火龙,故又称之为“火龙舞”。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历史与现实价值、民间认同价值。
醴陵星子灯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湖南醴陵白兔潭镇及东乡一带,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是由驱邪、祛瘟等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星子灯”的形成,引发了炮竹生产的历史性变革,产生了它的分支——花炮。
2013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传统医药类:中医诊疗法(唐氏皮肤病疗法)
醴陵是世界烟花鞭炮的传统主产区,烟花鞭炮的生产和燃放过程中,皮肤很容易被烫伤,甚至感染形成溃疡。唐氏皮肤疗法创始人在长期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以唐氏黑膏药为代表的皮肤病治疗方法。黑膏药选用红花、土鳖、乳香等十余味中药材按照传统膏药熬制技术制作而成,针对久不收口的皮肤溃疡起到拔脓去腐、生肌敛疮的独特功效,临床应用取得独到的显著作用。
唐氏皮肤病疗法从清朝中期起在唐氏家族里开始运用,到晚清时期逐步完善,距今有百余年历史。一百多年来,其历代传人活动于萍浏醴地区。通过唐氏家族世代传承,形成以黑膏药外敷为主要特色的系统疗法,后又增加埋线、挂法、刮法等治疗手法,逐渐发展为皮肤疾病专科门诊。
2021年,中医诊疗法(唐氏皮肤病疗法)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音乐类:醴陵民歌
醴陵民歌大多成歌于清末至民国年间,民歌与歌者多存于市井。
醴陵民歌类型主要有:一是山歌。醴陵山多,在山间砍柴、放牧、挑担、行路随意吟唱的短小民歌。二是田歌。醴陵是重要水稻产区,稻农往往在插秧、耕地、车水时唱歌助兴。除了领唱合唱,还采用分组对歌的形式。三是劳动号子。主要体现在建造房屋,修水利打夯,渌江中行船等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四是市井小调。主要流传于城镇街头巷尾,集市、节会以及民间手工艺人中,这些小调结构均匀,节奏规整,内容丰富多彩。醴陵民歌音乐结构多以徵商调式和羽角调式为主,短小精悍,易于传唱。
2023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传统技艺类:醴陵焙菜制作技艺
醴陵焙菜是湘菜的重要食材品类。从最早的焙鱼和焙肉,经过数代的传承与发展,焙菜品种日益丰富。
现如今醴陵火焙菜主要分为肉类、鱼类及果蔬类,三个大类。肉类有焙猪肉、焙牛肉、焙猪肝等;鱼类则有焙草鱼及焙鱼嫩子等;果蔬类则有烟笋、火焙芋头等。
2023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传统技艺类:龙氏驱寒中医中药技艺
龙氏驱寒中医中药技艺,是起源于醴陵民间的一套驱寒中医技艺手法,配合技艺手法的实施,还辅助使用驱寒中草药。因此,该技艺是融中医与中药于一体的传统医药。
有明确记载的该驱寒技艺传承人为1893年出生的醴陵人龙开科。他向地方老中医学习,并在驱寒医药方面,总结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驱寒手法技术,取名“龙氏驱寒手”。该技法通过一套规范的流程,结合使用艾草中药来完成理疗,能较快地达到祛湿驱寒作用。
2023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传统技艺类:醴陵瓷用毛笔制作技艺
醴陵瓷用毛笔制作所需毛料品种繁杂,需精工挑选,用收料刀剔除杂料,按产地、季节、雌雄、品级、档次严格把关,封存备用。
根据毛笔的笔型、用途、功能选择合适的毛料,脱脂后用精工尺码进行刀工技艺,柱毛、肚毛、桩毛搭配均匀使用制毛钳或手工夹片,用牛骨梳在水盆中梳理,用赶板赶匀、打折、出样、试用,合格后批量生产。经付毛、上灰、扎笔、齐兜、晾晒、合杆、汗笔修整,胶笔、成型。
2023年,被列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除以上8个项目之外,截至目前,醴陵共有状元洲的传说、花炮祖师李畋祭典、巫家拳等19个项目入选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醴陵评选出了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红拂女的传说、陶瓷绘画、四季相思等共242个项目入选,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全部的10个类别。
有人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脆弱
一旦中断后很难恢复再生
这些流淌在街巷阡陌间的文化基因
不应该在岁月的冲刷中渐渐褪色
因为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技艺
更是这片土地独有的精神胎记
是让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密码
如果可以
就听一曲《思情鬼歌》
就看一场“星子灯”表演
……
让它们回归生活
就是最好的保护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匡凤
编辑:曹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