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写好株洲民政答卷
2025-02-12 18:35:59 字号: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写好株洲民政答卷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颜洪 实习生 江婉 通讯员 胡贝贝

2月12日,株洲市第十七次民政会议召开,总结5年以来全市民政事业发展成绩,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政工作。

五年来,株洲市民政系统始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践行利民之事,积极履行“三基”职责,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擦亮“精准、专业、高效、幸福”株洲民政品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高质量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用心答细“民生”卷

五年来,株洲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700元/月和6732元/年,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最低保障分别提高至1150元和1950元/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城区和五县市区分别提高至100元和90元/月,新增居家适老化改造7397户,新增护理型床位1280张。全市脱贫人口中29447人纳入低保、2879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巩固和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坚定不移推进扩围增效,加快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将低边家庭中特殊困难人员由原来的“二类对象”适度扩围到“六类对象”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困难群众“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在改革创新中取得突破性成效。天元区社会救助“链式服务”创新案例,被民政部评为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是全省唯一一个。荷塘区创新“三榜工作法”精准帮扶低收入人口创新实践案例,被湖南省民政厅评为“2024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用情答优“治理”卷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构建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的综合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红满株洲·牵手计划”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品牌,孵化创新实践基地9个,引导133家社会组织参与村社共建,获得了省民政厅的肯定。在全省率先出台社会组织注销登记容缺承诺办理工作制度,畅通了社会组织退出渠道。

3794789228d44ddc98b21166117cc428.png

“株洲市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基地”在荷塘区仙庾镇樟霞村揭牌。

发展慈善志愿事业。成立全省首个市级慈善联合会,首批发展41个成员单位。建立慈善表彰制度,举办首届“神农慈善·志愿榜”。打造“幸福布谷来敲门”关爱“一老一小”项目,依托“社工+志愿者”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建立“12345+N”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模式,相关工作经验被中国民政、湖南民政情况刊载。

推进福彩转型发展。创新渠道、增机布点、强化宣传,推动现代福彩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福利彩票销量五年来提升了51.8%。

用力答实“服务”卷

扎实开展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株洲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持续打造“株洲安养”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服务“五个统一”标准化建设,打造“幸福食光”长者餐厅。盘活国有闲置资产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功改造石峰区智成养老院,实现资产增值1400万元,解决了周边近百人就业,有效带动当地银发产业发展。全市投入5000余万元,实现问题养老机构消防审验全面达标。荷塘区“友邻帮”互助养老模式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株洲市第一老年养护院投入运营,填补了株洲市本级综合型社会福利机构的空白。

1733276297696-59ylchlcv0k.png

小湖塘社区居家养老一体化中心长者餐厅。

扎实开展社会事务服务。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出台一系列殡葬改革政策,群众殡葬负担明显降低,殡葬秩序持续向好。持续推进惠民礼葬,全市殡葬服务整体降费38.15%。攸县获批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县,其“四融四强”推进殡葬改革等移风易俗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全市婚姻登记在实现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市通办”的基础上实现“全省通办”。创新开展“婚俗文化”宣传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连续三年承办青年人才集体婚礼,2024年举办的全市首届国潮集体婚礼获省民政厅点赞。

扎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充分协调和调动基层志愿者、爱心慈善资源、联动街道社区力量,打造“一对一”帮扶和“防性侵进社区”关爱未成年人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开通“小萤热线”,24小时接受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全人·全程·全纳”孤残儿童服务模式由省民政厅向全省推广,并向民政部重点推介。

扎实优化地名服务。在全省率先以“标准化、法制化、数字化”为目标,高质量完成株衡线界桩更换工作。积极推动渌口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结合“乡村著名行动”,打造以“民政logo+株洲地名”的服务品牌,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面向“十五五”,株洲民政系统将奋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聚焦民政工作新使命,全面加强党建引领;聚焦兜底保障新要求,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聚焦老龄化发展新形势,统筹养老事业发展;聚焦关爱保护新理念,提升儿童福利水平;聚焦群众关切新期盼,激发社会事务活力;聚焦社会参与新功能,促进慈善事业发展;聚焦区域协调新布局,规范区划地名服务;聚焦社会发展新模式,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聚焦安全生产新态势,增强民政能力建设,为加快建设“幸福株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颜洪 江婉 胡贝贝

编辑:苏莉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