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所向,人大所往。
醴陵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以“两个融合”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遵循,在醴陵市博物馆设立文旅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融入治理、促进升级,创新品牌、惠及民生,让代表力量在“瓷、旅”交融中精准释放。
产业链上建起人才高地
联络站汇聚各领域专业人才,尤其是陶瓷领域,以陶瓷博物馆为核心,辐射陶瓷谷、1915文化街区、五彩陶瓷小镇等区域,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代表网络全覆盖。全国人大代表黄小玲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艺术指导;省人大代表陈利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传统技艺保护传承献计献策;省人大代表文智勇从企业发展视角积极建言发声。
行业领袖与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组合,使联络站提出的建议既具有专业深度,又具备实践可行性。五级代表纵向贯通,从政策制定到落地执行形成完整闭环,确保每一项建议都得到有效落实。
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发展
联络站借势“捡瓷器,玩烟花,吃小炒”文旅IP,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组织代表围绕文旅发展共性难题,深入开展调研交流,转化为代表建议和十五五规划建议;陶瓷行业代表牵头湖湘瓷器赴河北邢台展览,既展出精品醴陵瓷器,更举办主题学术讲座,进行釉下五彩非遗分水技法的现场展演,让外地观众深度体验醴陵陶瓷魅力;推动代表建言并参与在博物馆周边举办文体赛事活动,如湖南省首届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炒粉节活动等,有效聚集人气,带动消费增长。这些举措显著提升醴陵文旅影响力,今年上半年实现游客接待量达4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住站代表还围绕陶瓷精品线路规划进行调研,串联醴陵窑、群力瓷厂、陶瓷研究所、瓷谷等,创新表达“历史—现代”产业发展脉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成多项合作,通过代表牵线,当地企业与研究所合作建立湖南省陶瓷标本中心,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策划“瓷·young”醴陵青年陶瓷艺术家作品展,吸引超5万年轻观众观展,并创新采用创作直播形式,让青年陶艺家获得更多展示机会。
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站围绕文旅融合相关课题进行研讨交流。
“数”“质”双轮驱动
人大代表中的大师、学者和业界领袖利用其专业视野和学术资源,擦亮博物馆展陈和数字品牌。提出“数字化展陈”“智慧博物馆”等前瞻性建议,推动扫描3D文物、开发数字文创,建设邓文科、熊声贵等陶瓷大师“云博物馆”,注入科技感和未来感,推动博物馆从传统展示区向现代文化综合体转型。指导引进“江山多娇·潇湘如画”湖南重点旅游景区盛景书画创作主题展、“瓷光玉韵——中国德化窑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万里行巡展(醴陵站)”等高规格展览,并支持举办醴陵陶瓷文物捐赠仪式,策划“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湖湘瓷器展”全国巡展,推动申报“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提升展陈质量和学术品位。博物馆清明假期入围“全国热门博物馆Top20”,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联络站成为百姓会客厅
联络站创新“站+”模式,整合多项功能服务群众。结合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开展普法宣传,同时成为醴陵市人民法院文旅产业链诉调对接工作站、醴陵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联系点,为选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便民服务方面,推出“‘代’你游醴陵”活动,上线醴陵文旅版“景区代表”和智慧人大“码上找代表”平台,既宣传文旅政策和景区活动,也方便群众随时反映诉求。截至目前,通过该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3条,办结率100%,满意度100%。联络站还定期组织代表开展接待群众活动,听取民意、汇集民智,让联络站真正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醴陵市文旅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像一条纽带,连起传统与现代、产业与文化、代表与群众,持续展现生动的人大文旅新实践。
来源:人民之友
编辑:聂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