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7日讯(通讯员 张旸怡雪)近日,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业余组展演在湖北黄冈市圆满落幕。株洲市芦淞区南方第三小学原创现代花鼓戏《梦·翔》作为株洲市中小学中唯一入选全国终审的节目,凭借传统戏曲与科技主题的创新融合,最终以精湛表演摘得少儿戏曲最高荣誉——“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业余组集体项目)”,在全国舞台上绽放非遗新韵。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97年创办,是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为青少年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本次业余组展演汇聚了全国多地优秀团队,涵盖多种剧种的集体与个人项目,竞争激烈。
《梦·翔》以“传统戏曲演绎航空追梦故事”为核心,通过32名青少年视角展现对科技的向往。剧中,当小演员们惊喜喊道“吴运铎爷爷来啦”,“吴运铎爷爷”踏着锣鼓点穿越而来,将“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精神与现代航天梦想激情碰撞,生动诠释了传统艺术与科学教育的“双向奔赴”。节目巧妙融合湖南花鼓戏的“唱念做打”与航天元素,既保留了非遗的地方特色,又赋予传统戏曲时代内涵。
演出结束后,现场评委对《梦·翔》给予高度评价。评委点评:“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表现完整,高质量的原创剧目。通过青少年展现对科技的向往,将戏曲的唱念做打与航天元素结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有精气神。唱的也特别好听。特别是主演,嗓音非常甜,非常好听。利用花鼓戏的现代演绎既传承了湖南花鼓戏的地方特色,又通过青少年科技题材的创作,推动了非遗活态的传承。”
《梦·翔》从创作到排练历时近一年,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给孩子们排练打磨,后期也邀请了戏曲名家、专业戏曲老师进行专业指点,在保留花鼓戏地方韵味的同时,融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技元素与精神传承内核。节目指导老师宾玮说:“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孩子们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传承与创新融合’理念的认可。”
自2016年以来,芦淞区在株洲市教科院的专业引领下,探索开展了京剧“四进”校园教研项目。全区呈现“班班能唱戏、人人会唱戏”的场景。截至目前,芦淞区中小学参加国、省、市各类大赛和活动,摘取一个又一个奖项,连续9年获得全国戏曲表演及戏曲教学最高奖13项、省级奖32项、市级奖80多项。
来源:红网
作者:张旸怡雪
编辑:苏莉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