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健康科普丨科学防控高血压 别让“沉默的杀手”悄悄伤害你
2025-08-04 11:54:52 字号:

健康科普丨科学防控高血压 别让“沉默的杀手”悄悄伤害你

高血压,这个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头号元凶”的慢性病,其实并不可怕——它是完全可防可控的。而打赢这场“防控战”的关键,就藏在“早期预防”和“科学认知”里。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它、重视它,才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血压的长期平稳,从根源上避开那些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警惕“沉默的杀手”:无症状≠没风险

很多人不知道,高血压早期常常“悄无声息”,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不少人直到体检,甚至突发中风、心梗、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早已患病。这正是在提醒我们:早筛查、早防控有多重要——把疾病遏制在萌芽阶段,才能避免悲剧。

先搞懂: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诊室测量: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即可诊断。

家庭自测:标准更严格,≥135/85mmHg 就需警惕。

别忽视:高血压的“破坏力”有多强

虽然早期无症状,但高血压对全身器官的损害却在悄悄进行:

心脏:可能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大脑:增加脑卒中(中风)、脑出血、血管性痴呆风险;

肾脏:逐渐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眼睛:可能出现眼底出血、视力下降,严重时失明;

血管:加速动脉硬化,诱发动脉瘤。

我国高血压还存在“三高三低”特点: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想要打破这个困局,关键就在“早发现、稳控制”。

科学防控:抓住“早”和“稳”两个核心

第一步:主动知晓血压,定期测量是关键

18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

高危人群(超重/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有家族史、年龄≥55岁):每3-6个月测1次;

已确诊或血压偏高者:遵医嘱规律监测,家庭自测尤其重要。

测量小技巧:

测量前安静休息30分钟,排空膀胱,不吸烟、不喝咖啡;袖带松紧要合适,手臂与心脏保持平齐;首次测量建议测双上肢,取数值较高的一侧作为参考。

第二步:管好生活方式,这是防控的“基石”

无论是否患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帮你远离风险,尤其适合高血压前期和早期患者。

1. 减盐限钠:每天不超过5克(约1啤酒瓶盖)

做饭少用盐、酱油、味精、鸡精等含钠调味品;少吃咸菜、腊肉、香肠、方便面、薯片等高盐加工食品;警惕“隐形盐”:面包、饼干、挂面等食品中也藏着不少钠。

2. 均衡膳食:试试“DASH饮食模式”

多吃:新鲜蔬果(补钾、镁和膳食纤维)、全谷物、低脂奶制品、鱼类、禽肉、豆类及坚果;

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高糖饮料和甜点。

3. 控制体重:BMI保持在24以下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管住嘴、迈开腿”是关键,减重需循序渐进。

4. 规律运动:选对强度很重要

每周至少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跳舞);运动时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能说话但不能唱歌,就是合适的强度;每周加2-3次力量训练,效果更好。

注意:血压≥160/100mmHg 时避免剧烈运动,需遵医嘱。

5. 戒烟限酒:别让坏习惯“火上浇油”

吸烟会显著升高心血管风险,必须彻底戒断;

限酒:男性每日酒精量<25克(约啤酒750ml/葡萄酒250ml/白酒50ml),女性<15克,最好不喝。

6. 心理平衡+保证睡眠:给血压“减压”

通过有氧运动、瑜伽、培养爱好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乐观;每天保证7至8小时高质量睡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血压骤升。

第三步:该用药时别犹豫,科学服药是“武器”什么时候需要用药?

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仍不达标;初始血压≥160/100mmHg;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高危因素。此时医生会评估并开具降压药,千万别抗拒。

服药核心原则:遵医嘱 不任性

严格按处方服药,不自行停药、减量或换药——血压正常,是药物在起作用;每天固定时间吃,保证血药浓度稳定;高血压需长期管理,多数人要终身用药;了解药名、剂量、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有疑问及时问医生或药师;定期复诊,让医生评估效果、调整方案。

控制目标:平稳达标 远离并发症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140/90mmHg;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既往中风者:目标可能更严格(如<130/80mmHg),需听医生的;

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如<150/90mmHg),若身体耐受,也可尝试降至<140/90mmHg,关键是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株洲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高血压虽然是慢性病,但只要做到“早知晓、早干预、稳控制”,就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像健康人一样生活。记住:科学防控,从现在开始!

来源:红网

作者:谭林萍

编辑:颜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