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讯(通讯员 吴嵘 武建娇)7月31日,一场以“果然有约共成长 童学携手助振兴”为主题的选调生教育帮扶活动在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开展。来自株洲市选调生教育帮扶联合会、湘潭大学“三下乡”团队与“实训攸州”大学生汇聚的青春力量,以特色水果产业为纽带,为乡村孩童开启了一堂融合产业认知与科学启迪的“田间课堂”。
果园识“富”:枝头挂满振兴图
“看这满枝的鹰嘴桃,是咱们菜花坪镇的‘致富果’!” 果园里,菜花坪镇选调生武建娇指着满枝硕果,向围拢的大小朋友们娓娓道来。从零散种植到规模经营,从“养在深闺”到订单纷至,她细细讲述特色水果产业如何让村容换新貌、村民鼓腰包。阳光透过桃叶洒下光斑,照亮孩子们眼中的惊奇——原来日日相见的果园,藏着家乡发展的“振兴图”,果香里飘着的,是日子越过越甜的味道。
枝间悟“知”:认养结下成长约
“大家知道哪些带‘桃’的成语呀?”果树学研究生、选调生吴嵘的提问,让果树成了“活教材”。吴嵘引导孩子们通过看果树形状、摸叶片脉络、尝果肉酸甜,在“摸看尝”的互动里解锁桃的分类知识。更动人的是“我与小树共成长”环节:联合会帮扶团队、攸县“实训攸州”大学生、湘潭大学“三下乡”师生团队分别认领一棵果树,用“小树长高我长大”的期许串联起青年与孩童、人才与乡土的成长纽带。
田间传“声”:镜头装满乡土情
“家人们看!这是我们家乡的鹰嘴桃,脆甜爽口,特别好吃!”果园直播间里,一群“小主播”顶着烈日热情开讲。这不是商业直播,而是一场童心满满的“家乡告白”:大学生王子洲调焦镜头,联合会成员潘紫璐轻声指导,孩子们手持桃子、葡萄、奈李,用稚嫩却真诚的声音推介家乡特产。汗水顺着脸颊滑落,镜头里的笑容却格外明亮——在“欢迎来我们家乡做客”的邀约里,是对故土最纯的眷恋,一颗“为家乡出力”的种子正悄然播下,在阳光雨露中静待生长。
课堂启“智”:果香点亮科学光
“亮了!亮了!灯泡亮了!”教室里的欢呼盖过蝉鸣。实训攸州大学生曾海用柠檬、铜锌电极搭建的简易电路,让乡村教室首次亮起“水果电灯”带来的水果电池实验,让孩子们惊叹于科学的奇妙。“接好正负极,形成闭合回路……”孩子们一边念叨着原理,一边小心翼翼地连接导线,当二十盏水果灯泡同时点亮时,眼中迸发的光芒,照亮了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而这份好奇,终将与家乡振兴的路相连。
从果园里的产业认知到枝头上的科学启蒙,从田间地头的助农实践到实验里的创新探索,这场以“果”为媒、以“田”为课的青春实践,让选调生的基层经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乡村儿童的纯真童心同频共振。活动当天,株洲市选调生教育帮扶联合会向菜花坪镇流塘村捐赠90套“开学大礼包”,崭新的文具承载着对乡村学子的殷切期望。这份实实在在的教育支持,让产业帮扶与教育扶智实现有机衔接。当产业之果遇见教育之果,当青春汗水浇灌乡土沃野,这场“果”然精彩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孕育着人才振兴、产业兴旺的累累硕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动能。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吴嵘 武建娇
编辑:任欣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