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千万条,仁心第一条。”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的使命坐标系中,医德医风是立科之本、行医之魂。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普外科始终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融入诊疗全程,以守护健康的实际行动,在方寸手术台、三尺诊室内外,书写着新时代医者的使命答卷。
仁心铸魂:把患者当亲人,让医疗有温度
“对医生而言,患者的信任比金子更珍贵。”这是普外科医护团队常挂在嘴边的话。在这间承载着生命重量的科室里,每一个诊疗决策都浸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温度。
去年深秋,54岁的重症胰腺炎患者老李被紧急送入科室时,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持续下降,胰周渗出已累及多器官,此时需要呼吸机及血液透析等治疗,同时产生的高额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科室主任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诊疗预案,医疗组通宵梳理病情制定“精准减症、阶梯治疗”方案,护理团队则24小时轮班监测生命体征,护士长安慰他“有我们在,别怕”的声音,成了老李及其家庭对抗病痛的精神支柱。
考虑到老李的家庭情况,科室主动对接医院相关部门,协调减免部分费用、申请院内救助。最终,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老李终于脱离危险。出院那天,老李捧着“仁心济世,德艺双馨”的锦旗,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普外科并非个例——为独居老人送饭、帮外地患者联系住宿、深夜陪护无人照料的急诊病人……点滴善举,让“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铭言落地生根。
匠心筑基:以技术精进,护生命之重
“医德藏于心,医术显于行。”作为区域腹部外科诊疗高地,普外科深知,过硬的技术是践行医德的硬核支撑。为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诊疗水平,科室主动“攀高亲”,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建立深度协作关系,构建起“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患者共护”的合作体系。
“每台联合手术都是一次教学相长。”科室主任徐家朴回忆道,在近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珠江医院专家现场示范血管精准解剖技术,让团队直观掌握了“减少术中出血、加速术后恢复”的核心技巧。截至目前,双方已联合完成9台高难度手术,均实现术后24小时内下床及进食的快速康复效果。这种“以患者需求倒逼技术升级”的追求,正是医德在专业领域的生动诠释。
初心致远:以责任担当,拓服务边界
“三级医院的科室,不能只盯着‘手术台’,更要看到‘大社会’。”普外科将健康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主动扛起区域医疗普惠的责任。
今年上半年,科室联合珠江医院胃肠外科专家,走进6个社区开展“肠癌早筛公益行”活动。“大爷,您这肠镜报告显示有息肉,得定期复查。”义诊现场,专家们耐心解读报告,手把手教社区医生操作粪便潜血试验,还为300余名居民建立肠道健康档案。针对筛查中发现的12例高危人群,科室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实现“筛查-诊断-治疗”无缝衔接。
这种“把健康送到家门口”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居民防病意识,更通过技术帮扶带动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提升,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用起来”。
医德医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铭记,科室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技术单元,更是践行医者使命的文明窗口。
普外科将持续深化医德医风教育,以更精湛的技术、更暖心的服务、更主动地担当,让“仁心之灯”照亮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之路,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坚实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