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地摊经济”“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醴陵城区流动摊贩数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在便利市民生活、促进就业创业的同时,也给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带来挑战。面对流动摊贩分布集中化、经营民生化、问题多样化的特点,醴陵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市民建议,组织代表参与监督,提出疏堵结合、服务优先、协同治理等意见,助力破解城市流动摊贩管理难题。
一线调研察实情
随着文旅产业的持续出圈,城市品牌的显著提升,景区周边、商业街区逐渐形成“摊贩集聚带”,在方便市民游客的同时,对城市治理带来一定的考验。在感受到市民群众希望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管理规范化的高涨呼声后,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队,深入部门街道、社区市场、商业街区等开展调研。调研组通过座谈交流,直面并剖析职责交叉、疏导不足、执法有障碍、共治不够有力等难题,在认真分析总结后,锁定为管理体制机制不畅、市场规划布局不合理、商贩入市意愿不高、执法依据待明确、公众参与度不够等5个问题,并将流动摊贩管理规范化列为年度监督重点议题。
协同施策破壁垒
市人大环资委在常委会第41次主任会议上专题汇报调查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疏堵结合、服务优先、依法治理”等建议。根据主任会议意见,推动政府成立由城管牵头,交警、卫健、街道、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流动摊贩综合治理专班。为确保协同推进有效,环资委结合《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采取“背靠背”精细打磨与“面对面”深度会商的方式,组织专班就疏导点设置、联合执法机制、摊贩登记备案、公众互动参与等条款内容进行深入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执法机制。
长效监督促民生
主任会议梳理形成重点监督任务清单,交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环资委按季度进行督导。针对金街违规占道经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等重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联合视察,共同查找症结、督办治理进度。针对夏季夜市摊位激增特点,提前开展调研摸底,结合城区商圈分布、人流量及交通状况,推动科学规划23处夜市集中经营区域,细化摊位布局、明确经营时段,既避免了商户间无序竞争,也保障了行人顺畅通行和市容环境整洁。“疏导区划好了摊位,我们一来就能找到地方,不像以前那样打游击了!”在一江两岸夜市经营小吃摊的李大姐一边准备食材,一边笑着说。此外,还常态化组织各级代表参与“城管执法体验日”活动,参与见证交通疏导、违停劝导等工作。
来源:醴陵市人大
编辑:曹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