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日讯(通讯员 李龙 朱思源)当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字出现在社区、村委公示栏,一场无声却有力的“信用风暴”席卷而至,让藏匿者无处遁形。
“法官,我马上还钱!快把公告撤下来吧!”近日,石峰法院执行局干警顶着烈日,连续奔赴浏阳市及株洲市辖区内5个社区及村庄,在人群密集处张贴法院执行文书。行动后不久,多名长期“失联”的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现身,部分当即履行欠款,部分制定还款计划。
多起案件判决生效后,部分被执行人不仅拒不履行义务,还玩起了“人间蒸发”。面对“人财两失”的执行困境,执行法官转变思路,启动社区网格协查机制,深入其户籍地、常住地摸排。“许多老赖以为躲起来就万事大吉。”承办法官发现,他们虽刻意逃避法院联系,却仍与家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社区和村委会成为破局关键。
7月25日,执行干警顶着酷暑奔赴五地社区村庄。在居(村)委会配合下,将20余份载明涉案金额、法律后果及冻结账户、限高措施的公告,张贴于社区宣传栏、菜市场入口、村委公示墙等醒目处。鲜红的法院印章与失信信息引发村民驻足围观。“公告栏的信息传播速度超乎想象。”一位村支书感叹,“不到半天,全村都知道谁成了老赖。”
此次“家门口曝光”行动,是石峰法院立体信用惩戒的关键一环。同步措施还包括冻结所有银行账户以阻断资金流、精准发送限高令以封堵奢侈消费,以及推送失信名单至征信系统从而实施联合惩戒。熟人社会的议论与司法铁腕形成双重高压。一位主动还款者坦言:“公告贴到家门口,长辈邻居都来问,这脸实在丢不起啊!”
公告栏虽小,却是通往诚信社会的重要窗口。此次五地同步张贴行动,延续了石峰法院“株执利剑”专项行动的雷霆作风。当法律文书走进街巷,当信用惩戒成为邻里谈论,失信者终将在法治阳光下无处遁形。“我们就是要让失信者体会到,逃避执行的成本远高于履行义务的成本。”执行法官在返程车上说道。车轮碾过盛夏的柏油路,下一场执行风暴已在路上。
来源:红网
作者:李龙 朱思源
编辑:曹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