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渌口法院:用爱化解矛盾,让亲情不再缺席
2025-07-29 09:43:41 字号:

渌口法院:用爱化解矛盾,让亲情不再缺席

红网时刻新闻7月29日讯(通讯员 肖唯 彭钰琰)“谢谢法官叔叔阿姨!今天我好开心!”探视结束,四岁的朵朵(化名)奶声奶气地道别,小手还紧紧攥着爸爸新买的玩具。看着父女俩其乐融融的模样,同在现场的株洲市渌口区人民法院干警们相视一笑,心头暖意融融。

2025年7月,执行局收到一份特殊的强制执行申请——父亲舒某某急切地想要见到许久未见的女儿朵朵。原来,2024年舒某某与唐某某经法院判决离婚,朵朵由母亲唐某某抚养,舒某某每月享有两次探视权。然而,家庭矛盾的阴影笼罩下来,探视变得困难重重。舒某某甚至曾报警求助,也未能如愿抱一抱心爱的女儿。无奈之下,他向渌口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孩子才四岁,执行绝不能简单粗暴。”执行团队收到该案后进行了充分研判。冰冷的强制措施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二次创伤。执行团队迅速达成共识:这起案件的核心,是“治愈”,而非“惩戒”,必须用最柔软的方式,为孩子托起一份完整的爱。

突破口选在了唐某某的“熟人圈”。执行团队辗转联系到唐某某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孩子需要父母双亲的爱,缺了哪一方,成长都不完整。”干警们耐心地与村委会干部沟通,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从“情”字入手,特别是打动关心外孙女的唐某某父母。电话一次次拨通,执行员话语重心长:“老人家,您也疼孩子吧?让孩子见见爸爸,感受父爱,对她的成长很重要……”经过反复沟通,唐某某父母的顾虑渐渐消融,答应帮忙做女儿的工作。

与此同时,为避免双方见面再生龃龉,执行员想到采用“云端”沟通方式——建立一个“探视专属微信群”。群里,舒某某提前晒出为朵朵精心挑选的新裙子、亮闪闪的儿童手表和可爱的毛绒玩具,传递着浓浓的父爱。唐某某也坦诚表达了担忧,提出了“探视时别谈家里那些不开心的事”等合理要求。执行员居中协调,将双方确认后认可的探视注意事项整理成一份清晰的《探视行为规范》在群内公布,为即将到来的见面铺平了道路。

探视日,阳光正好。三名执行干警早早到场,既是见证者,也是温暖的守护者。舒某某捧着礼物,紧张又期待地张望着。当唐某某带着朵朵出现时,小小的女孩躲在妈妈身后,好奇又有些怯生生地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爸爸。

“朵朵,宝贝……”舒某某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蹲下身,尽量和女儿平视,轻轻举起手中的玩具,“看,爸爸给你带了什么?”

朵朵没有立刻上前,大眼睛扑闪着。一旁的执行干警也蹲了下来,柔声说:“朵朵别怕,爸爸可想你了,这些都是他给你准备的惊喜呢。”舒某某适时拿出手机,翻出朵朵小时候的照片,“看,这是朵朵在公园玩,笑得多甜啊……”

时间在温暖的互动中悄然流淌。看着照片里自己和爸爸的快乐时光,朵朵的小脸慢慢舒展开来。她试探性地向前挪了一小步,又一小步。忽然,她伸出小胳膊,像只归巢的小鸟,猛地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紧紧搂住他的脖子,小脑袋埋在他肩头,清晰地喊了一声:“爸爸!”

舒某某瞬间红了眼眶,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宝贝,仿佛抱住了整个世界。那一刻,所有的隔阂与等待都化作了无声的拥抱。临别时分,朵朵踮起脚尖,在爸爸的脸颊上印下一个带着奶香味的、湿漉漉的吻。

看着父女俩依依惜别的温馨场景,执行干警们长舒一口气,奔波和筹备的辛苦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这场以“治愈童年”为目标的执行,没有冰冷的强制,只有司法的温度与智慧,成功地将法律文书上的“探视权”,转化成了孩子脸上最灿烂的笑容和父亲怀中那份沉甸甸的爱。大手终于再次牵起了小手,共同托起一个正在被温情慢慢治愈的童年。

来源:红网

作者:肖唯 彭钰琰

编辑:曹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