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5日讯(通讯员 刘木林)一次高质量的培训如何精准赋能乡村带头人?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伞铺村党总支书记、湖南省绿之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兴的经历,给出了有力诠释。
作为株洲市高素质农民培训乡村治理与社会事业带头人专题班学员,他在培训中深受国际农商学院院长钟瑛《打造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课程的启发,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发展难题。
学成归来,姜兴迅速将新知转化为实践,在品牌塑造与集体经济壮大上实现显著突破,其成效在村集体经营收入、产业销售数据和农民增收等关键指标上得到了清晰印证。
培训中,钟瑛关于品牌价值挖掘、差异化定位及集体经济核心作用的系统讲解,让姜兴豁然开朗。他深刻认识到“绿之优”和“伞铺村”本身就是亟待擦亮的金字招牌,品牌化是提升附加值、壮大集体经济的必由之路。
培训结束后,姜兴立即启动品牌升级战略,他首先对"雷镇"蔬菜品牌进行升级,提炼"生态种植、绿色健康"定位,优化视觉形象与包装设计,成功在高端商超实现15%-20%的溢价。
同时,将160余亩红薯产业纳入品牌化体系,打造"伞铺红薯"专属标识,突出产品香甜口感与绿色种植优势。品牌化成效显著:红薯收购价从1.5元/斤跃升至3.8元/斤(溢价153%),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线上销售占比从零提升至35%,并成功进驻春日超市等连锁渠道。
在后续跟踪回访时,姜兴自豪地展示了培训成果的“硬核”体现——依托“育种-育苗-规模种植-鲜薯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新建的红薯粉条加工坊。
姜兴指着晶莹剔透的粉条介绍道,坚持7斤鲜薯才出1斤粉条的零添加工艺,通过深加工将红薯原料价值放大了近3倍(按鲜薯3.8元/斤,纯粉条售价约26元/斤计算)。
在组织模式上,推动村集体经济转型为"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品牌"融合机制,成立富龙土地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村集体经济较上年度同比增幅超20%,增长势头稳固。
这一系列举措直接惠及农民:村级合作社解决27人就业(含7名困难人员),年发放劳务工资117万元;红薯种植户户均增收超5000元。此外,培训还培育出本土直播带货人才与农业技术能手,为乡村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姜兴的实践印证,精准赋能乡村"头雁"能有效激活内生动力——以红薯收购价153%的增幅、村集体经济企稳增长、百万级劳务工资发放为核心标志,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刘木林
编辑:聂千川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