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1日讯(通讯员 廖静兰)夏日炎炎,高温天气下,一种致命急症正悄然逼近——热射病。近期,株洲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了多名热射病患者,其中一位高龄危重患者,再次敲响警钟。
78岁的王婆婆被120紧急送入,体温计显示 41.7℃,她呼之不应,四肢不时抽搐。家属焦急地描述:前一天开始发热、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家中未开空调风扇,短短24小时竟发展到昏迷、抽搐。一场与高温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医护团队迅速启动热射病抢救流程,持续降温(冰毯、冰帽、静脉输注低温液体)、气管插管保护气道、监护生命体征、紧急血液化验评估脏器功能、对症支持治疗……每一步都在与死神赛跑,经过积极抢救处理后,目前患者已由重症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
健康小科普
什么是热射病?为何如此凶险?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属于致命性急症,多因高温环境下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体温急剧升高(通常≥40℃),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损伤。死亡率极高,分为两类:
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健康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在高温高湿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
经典型热射病: 常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常在通风不良、无降温措施环境中悄然发生,起病隐匿,更易被忽视。
热射病识别:抓住黄金救援信号
核心标志:高热(常>40℃) + 意识障碍(谵妄、昏迷、抽搐)
其他危险信号:
极度乏力、头晕、恶心呕吐
皮肤灼热、干燥少汗(但也可因出汗过多后转为无汗)
呼吸急促、心率极快(>130次/分)
血压异常(早期可高,后期可低甚至休克)
现场急救
1. 立即脱离热源: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家中立即开空调)
2. 快速物理降温:
脱衣散热:解开/脱去衣物。
冷水喷洒/擦拭+强风扇:全身(重点颈、腋下、腹股沟)用冷水淋湿皮肤,同时用强风扇或扇子大力吹风,蒸发散热是核心。
冰袋放置:颈、腋下、腹股沟(需包裹防冻伤)。
3、保持气道通畅:若患者意识清醒,少量多次喂水, 侧卧防呕吐窒息;若昏迷,切勿强行喂水,避免呛咳。
4. 紧急呼救:立即拨打120! 清晰告知“疑似热射病,人已昏迷/抽搐”。
预防热射病,记住这几点:
1、高温时段减少外出,室内注意通风,适当开空调或风扇降温;
2、主动补水,即使不渴,也要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避免大量饮用冰水;
3、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家人加强照护,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头晕、乏力等不适,及时处理并就医。
4、备好防暑药:常备防中暑功效药品。
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是夺命急症,王婆婆的惊险经历为我们敲响警钟。看似安全的家中,对老人而言也可能是高温陷阱。掌握识别与急救知识,破除“省电”误区。
来源:红网
作者:廖静兰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