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湘江水域四桥下上演惊险一幕。一名青年在野泳时突遇险情,所幸株洲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余正芳及时发现并果断施救,短短两分钟内成功将其救上岸,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据被救青年事后回忆,他是在未进晚餐的情况下进入河中游泳。游出几十米后,突感体力严重不支,身体逐渐下沉,无法自行游回岸边。危急时刻,正在该水域执行防溺水巡逻任务的队员余正芳凭借高度的警觉性与专业素养,第一时间发现了水中的异常。
没有丝毫犹豫,余正芳立即携带救援桨板下水,奋力划向溺水者方向。凭借娴熟的救援技能和冷静判断,他迅速接近目标,成功将青年拖带上桨板。从发现险情到安全救抵岸边,整个救援过程仅用时约两分钟,为青年赢得了宝贵的生命时间。
夏季野泳风险高
安全警钟须长鸣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安全警钟。炎炎夏日,不少市民为消暑选择江河野泳,但其中潜藏巨大风险。本次险情中,“空腹游泳”成为直接诱因。专业人士强调,饥饿状态下血糖偏低,体能储备不足,极易在水中发生抽搐或体力迅速衰竭,危险性陡增。
近期,在株洲市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开展的“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三大主题志愿活动中,株洲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开展了水域救援应急演练和巡河喊回行动,守护湘江生命线。此次对溺水青年的救援,正发生在志愿者们常态化的巡河活动中。
为确保自身安全,株洲市红十字会向广大市民发出重要提醒:
1.拒绝空腹下水:游泳前务必适量进食补充能量,但避免过饱。
2.选择安全场所:切勿在无人值守、水情复杂、禁止游泳的水域下水,务必选择配备救生员的正规游泳场所。
3.结伴而行:游泳时应有同伴随行,便于相互照应和及时呼救。
4.量力而行:清楚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和游泳能力,避免盲目挑战长距离或深水区。
5.留意警示:关注岸边安全警示标识,对水流、漩涡等潜在危险保持高度警惕。
来源:株洲市红十字会
编辑: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