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杨昆 株洲报道
67岁的退休教师汤其雪几乎每天都要在微信朋友圈更新几段视频,这些视频内容大都如出一辙:一条典型南方乡镇街道的路口,车辆和人流往来不绝,喧闹嘈杂之间,时不时传来一两声清脆的哨音。那是湖南省醴陵市王仙镇106国道上的一段路,200米的三个路口分别连接当地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
2006年,就在其中一个路口,一辆飞驰的摩托车因为躲避汽车撞上了电线杆,车上两名中学生再也没能站起来。目睹了这一切的汤其雪悲伤难抑,从此在那一片方寸之地整整站了17年之久。
护学17年,安全“零事故”
一身红色的马甲或是印有“醴陵交警”标识的交通协管员制服,一副白色手套,一个黑色的哨子,是汤其雪站岗护学时的“标配”。每天清晨5点多,汤其雪早早起床,匆匆洗漱后便赶往学校门口。
挺着笔直的身子,吹着响亮的哨声,摆着通过“自悟”学来的交通手势,汤其雪熟练地拦下行进中的车辆,引导家长和学生快速过马路。大清早的一忙就是两个多小时,到了下午放学时,一站又是两小时。
汤其雪生活的王仙镇是不少陶瓷厂、瓷器厂、鞭炮厂的聚集之地,各种货运车辆川流不息。镇周边的孩子大都集中在这条街道就读,加起来有3000余人。每逢上学放学,人流量之大足可想见。由于警力有限,对于学校门前这几个路口的值守,交警部门往往也是有心无力。
一把年纪的人去交通复杂的地段护学,家里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坚决反对汤其雪的做法。那个时候正值暑假,离开学还有一个月,他便经常给家人做思想工作。受不了汤其雪反反复复的“软磨硬泡”,家里人也知道他是个倔脾气,后来基本就不再“唠叨”。
17年来,汤其雪大约每年站岗不少于340天,他在这条街道站了两万多个小时。这期间,汤其雪护学的路段没有发生过一起学生安全事故。
初心不变,把安全留给孩子
对汤其雪而言,刚开始护学也是一段艰难的时光。
为了让司机更好地辨认出自己,汤其雪天天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裤子,做到“黑白分明”,直到后来交警队给他配了制服。随着护学时间越来越长,他又找人做了一面护学的旗子,红色的底子上印着黄色的“停”字,让司机看得足够清晰。他还让学校将他教的课调整,错开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最后一节课,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去护学。17年间,汤其雪用了上千副手套,但他坚守护学的初心始终未变。
把安全留给了孩子,汤其雪自己却经历了两次风险。2019年9月的一天,学生正在过马路时,汤其雪发现一辆疾驰而来的三轮车没有减速的迹象,他立马冲了上去,结果手里拿着的旗杆刮到了三轮车车厢,旗杆的一端猛地戳到了他的左心窝子。“我挣扎着爬起来,心口鼓了好高。”汤其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犹有些后怕。
送医检查后,结果显示汤其雪左胸骨断裂,医生建议他休养几个月。然而回家仅20多天,他又跑去路口站岗护学了。“一个月都不到,家里人骂他,他还是起床去护学。”汤其雪的女儿汤柏林说。
日复一日,熟悉汤其雪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在王仙,在浏阳等周边地区,甚至包括前往江西的司机都对他非常熟悉。
退休“园丁”不褪色,播撒护学心
热衷于付出,其实还不止在护学这一件事儿。许多同事都记得,学校的桌子、椅子坏了,汤其雪都会第一时间主动修理。退休后,汤其雪还经常利用早晚护学的中间空闲时段去做公益讲座,先后到100多所学校讲了200多场关于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防电防中毒的知识课。这些细碎的小事数之不尽,汤其雪也乐在其中。
不过,汤其雪并非没有遗憾。他护送了无数别人的孙子,却从来没有接送过自己的孙子。所幸家里人都能理解他,“没有家人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汤其雪说。
站在马路边上,67岁的汤其雪依然精神矍铄。只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这两年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接班人”。
2022年,王仙镇政府召集汤其雪和附近中学、小学的校长一起开会,讨论组建一支家长义务护学队,汤其雪非常高兴。在他的号召下,2022年10月,王仙镇成立了“汤其雪义务护学队”,截至目前已有212名家长志愿者加入护学队,为孩子平安保驾护航。汤其雪为志愿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课程”,他打算将自己多年的护学心得倾囊相授。
现在,汤其雪微信朋友圈里多了很多和他一样身穿“醴陵交警”制服的“新同事”,他们正式上岗了,背上都印着同一张名片:汤其雪义务护学队。当然,汤其雪本人并没有缺席。“只要身体好,就要永远去做。”汤其雪这样承诺,正如他当初所言,“我不会因为退休而退出对学生的爱,永远不会”。
来源:红网
作者:苏莉雅 杨昆
编辑:任欣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