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曹缇 苏莉雅 通讯员 李歆彧 株洲报道
在青藏高原,“绿巨人”复兴号以时速160公里,飞越“世界屋脊”; 在地中海沿岸,全自动驾驶地铁以时速120公里,穿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
在青藏高原驰骋的“复兴号”动车组。
近年来,株洲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诸多新纪录,进一步擦亮了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2022年,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株洲,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从“国家队”冲锋“世界级”。
政企“双向奔赴”,壮大产业集群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汇聚合力,坚定不移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今年4月,株洲市委书记、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长曹慧泉在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2023年第一次会议上的一番话掷地有声。
事实上,为推动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曹慧泉已先后召开20多次产业链推进会、现场调度会,帮助中车株机、中车株所等链上企业解决交通阻塞、环境改善、项目推进等问题。此外,市委书记、市长还多次带队与中国中车、华为公司、三一集团、福德电子等企业洽谈合作,赴重庆、四川和武汉等地为中车开拓市场、争取订单。
凡此种种,都在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去年以来,株洲引进双碳产业园一期、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等项目28个、总金额111.2亿元,中车株所创新实验平台等56个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上企业达到425家,本地配套率80%以上,形成全国该领域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生态最完善的国家级产业集群。
政府鼎力相助,企业也在铆足干劲、乘势而上。
土耳其总统试乘列车。
今年1月,“中国造”地铁列车在土耳其载客运营,其总统点赞称这是土耳其最快的地铁列车。然而,时间回溯2020年春,在当时全球供应链几乎陷入停顿的特殊情况下,该订单能否在当年按期交付?
株洲企业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从‘休眠’到‘唤醒’,仿佛就在一瞬间,供应链拉动起来了!”中车株机供应链管理中心采购经理郭成说,仅一周时间,中车株机和上下游企业实现整体复工。随后,地铁列车如期下线,创造全球最快地铁列车研发交付纪录。
在产业链上,株洲培育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12家分布在轨道交通领域。产业链深度融合,政企“双向奔赴”的故事,时刻在株洲上演。
从“跟跑”到“领跑”,擦亮轨道交通“金字招牌”
中车株机与匈牙利铁路货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初冬时节,和煦的微风吹拂着株洲,也传递着一个好消息:匈牙利铁路货运公司代表团来访,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为中车株机在欧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早在三年前,按照欧盟标准研制、被称为“野牛”的多流制电力机车,已在中车株机下线。这款能够满足沿线不同国家、不同供电制式的铁路运输需求的高端绿色牵引装备,目前在匈牙利铁路货运公司下属的保加利亚铁路货运公司进行测试。
“中车株机的海外项目在近年来已经四面开花,得到了业主的好评。”中车株机海外市场营销中心高级区域经理李亮自豪地介绍,自1997年实现中国电力机车整车出口“零”的突破以来,中车株机先后在新加坡、土耳其、马来西亚、德国、墨西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超90个项目订单,产品包括机车、地铁、动车组、工程维护车,累计金额逾130亿美元。
中车株机是株洲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一个典型缩影。
漫步在田心小镇时代路上,依次可以看见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3家轨道交通龙头企业在这里集聚。他们组建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推动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带领400多家企业在2022年实现产值超过1500亿元。
“当前我们的轨道交通产品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株洲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办公室主任戴振兴表示,为加快实现“走出去”,株洲将持续巩固电力机车、动车组等整机产品,轨道交通电传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在全球市场地位,持续擦亮轨道交通“金字招牌”。
乘“数”而上,株洲制造插上“智能化”翅膀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打造世界级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株洲还需要建立更多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从而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车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机械手臂正在运作。
走进中车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一大批机器人遍布焊接、抛光、机加工、自动化组装等车间,机械手臂上线翻飞,运载小车来回穿梭,多道工序同时加工。
“转向架好比人的双腿,起着支撑、导向、减震的作用,是车辆输出动力、实现高速和重载的核心部件。”中车株机转向架事业部部门经理余志寰介绍,在车轮生产过程中,只需人员扫描车轮毛坯上的二维码,机械手臂就可自己抓取、打磨,并实现工位间的转运,大约20分钟就可加工一个车轮,每2个小时就可生产一架构架产品。
转向架智能制造投产运行以来,生产效率提升30%。而这,只是株洲朝着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株洲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实施“智赋千企”三年行动,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奔着“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目标,株洲对标省里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调度机制、召开部署会议,做到省里有部署、株洲见行动。今年4月初,株洲成为全省首个在市政府层面出台配套政策的市州。株洲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紧扣“3+3+2”现代产业体系,瞄准条优势产业链发力,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为推动自主创新,提升“高端化”水平,株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国产替代清单”主动布局重点新兴产业,开发氢能源机车、快速市域列车、智能驾驶列车等一批新产品,推动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示范应用与产业化。到2025年底,力争集群规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力争新增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强化数字赋能,株洲还聚焦建设世界一流先进制造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制造,加快数字化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建设,促进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为中国电力机车事业奉献了6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寄语:“我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把轨道交通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到信息化,走向智能化,成为轨道交通装备强国。”
中车株机车间。
如今,以中车株机等企业为中心,湖南株洲形成了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被誉为世界轨道交通“梦工厂”,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就能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通过不断地增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湘江之畔的株洲,创新之果必将更加丰硕。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苏莉雅 李歆彧
编辑:任欣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