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著名诗人刘克胤新书《自得集》分享会在株洲举行
2023-10-23 10:45:04 字号:

著名诗人刘克胤新书《自得集》分享会在株洲举行

10月21日下午,株洲市文联、株洲市作协、株洲市新华书店、株洲市演讲与口才学会联合联合主办的刘克胤新书《自得集》分享会在株洲市新华书店神农城店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阳曼生,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文星,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社长罗毅,株洲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左广辉、市文联副主席唐璐,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雄文,市诗词学会会长贺夏盛,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易军、蒋菲菲,著名作家、省作协原名誉主席聂鑫森,著名书画评论家莫鹤群,以及尹习勤、蒋胜金、黄旭阳、晏建怀、王亚、姜满珍、郭亮、易裕厚、玉珍、郭竞芳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

刘克胤系株洲本土著名诗人,繁忙公务之暇,创作了大量现代诗歌与旧体诗词作品。他曾参加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第二十四届青春诗会,出版有《城市管弦》《无名烈士墓前》《刘克胤诗选》《真实的声音》等现代诗歌诗集。近十年来,他专攻旧体诗,始终秉承“新韵、新语、新事”的“三新”原则,融新诗写法,而入从容晓畅之风格,笔调写实,意境则见出化古为今之用心,为当代诗歌写作呈现了独特的风貌。新书《自得集》系作者从近十年创作的佳作中精选而来,收录有400余首旧体诗,日前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分享会现场,各位嘉宾分别发表了对旧体诗集《自得集》的阅读感悟。聂鑫森称赞刘克胤是一位有才华、有追求、有责任感的诗人,他的旧体诗不仅遵循了格律和音律的规范,而且富有时代感和个性色彩,展现了一种“自得”的境界和风度。张雄文则认为,旧体诗容易写,但很难出彩。一是很难超越古人的高峰,所有想写的东西,古人都写过;二是许多旧体诗写作者其实文学素养不高,多喜喊口号,而少真感情。而刘克胤不一样,他以写现代诗歌出色,兼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改攻旧体诗,不论从体裁还是内容来看,都能驾轻就熟,以新韵、新语、新事”的“三新”原则创建属于自己风格鲜明的旧体诗特色。

其他嘉宾也纷纷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旧体诗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表示,《自得集》是一部值得广泛阅读和学习的优秀旧体诗集,它为当代诗歌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也为旧体诗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可能。

来自全市各区(县)的近百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阅读分享会,并参与了之后的互动提问环节。读者们表示,通过本次分享会,他们对刘克胤的旧体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旧体诗的魅力和艺术感受到了更强烈的震撼和感染。( 作者:黄明)

附:部分嘉宾分享观点摘录

莫鹤群(书画评论家、作家):刘克胤旧体诗所营造的“境界”(或“新意境”),我觉得有三大特点:

一曰“融”,强调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与统一。如《白鹭》:行止各悠闲,晴光不羨仙。洁身无重负,来去水云间。

二曰“真”,强调真景物、真感情。如他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苦难的《天怜》:生涯不避风和雨,一饱难求哭上苍。但管糠糜随命薄,能知野菜比猪强。日长徒恨神无主,夜静犹怜鼠绕床。佳讯亦曾传梦里,喜夸鱼肉润枯肠。

三曰“达”,强调语言对于意象的形象、充分、完美传达。如《问琴》:高山空有恨,流水绝音尘。不忍弄时调,何为自苦心。

再细探深究,还可以看到,刘克胤营造的诗境兼具“三高”,即:取意高妙,格调高雅,风骨高迈。其诗境由实入幻、因幻显真,得实境、幻境、真境之“三境”,正所谓“诗必主于情,情真则事自真而境亦真,真必自然佳美”——达此“三境”,故能“三高”。他 “一心”得“三境”,“三境”得“三高”,把属于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说的内涵揉入自己的诗作,路子自然会越走越宽广。

易军(株洲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株洲日报社编委):已故诗歌评论家刘强先生称克胤是有着强烈悲悯情怀和平民意识的“布衫”诗人,这件“布衫”,是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情怀作为衬里的。

作为地方官员,又长期扎根在基层,克胤对各种问题的认知,较一般知识分子更真切,较一般官员又更深切。这些因素观照到他的诗歌,自然催生出磅礴之力。这也成就了克胤诗歌中的“异质、血肉、锋芒”。

克胤这种悲悯情怀、平民意识用之诗歌创作,本质上沿袭了以屈原精神为主导的中国诗歌传统,也是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强调的“人民立场”。但如果简单地以“人民立场”来囊括克胤的全部创作,既难免过于粗暴,也难以洞悉他精神的丰度。

克胤是男人,是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这多重角色折射到他的诗歌中,让人们得以管窥一个当代人的多彩精神世界。

尹习勤 (著名评论家、株洲日报社总编办副主任):诗集名《自得集》,自有作者的深意。在这本诗集的序言《自得赋》中作者写道:自得乃自然所得,非强装所得,亦非施舍所得、谄媚所得,更无欺诈所得、虏掠所得。自得者,能自尊,能自知,能自足,能自娱。

才情高的人,多有狂放不羁傲岸不群者,作者为人处世却很传统。他孝长爱幼,重情重义,也从不以牛羊眼看世界。在诗作中,不论写长写幼,还是写师写友,亦或写不认识的人,都细微柔软,真挚动人。

“我有一千金,他乡复几春。近来学漫画,独处写童心。”在《甚慰·寄天一》中,作者表达了对海外求学的女儿在疫情期间不畏难、不放弃的坚定态度的赞赏。作者有一个女儿,从小自立能力强,凡事有自己的判断,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女儿寂寞时信手画了一幅青蛙打坐祈福图,他便“甚慰甚慰”,喜不自胜。“雨后听秋蝉,为父醉欲眠。援笔留数语,请得语中玄。顾汝十五载,苦乐在心田……”在《示儿》一诗中,一个慈父对女儿的百般呵护、百般爱怜,跃然纸上。

“家翁六十五,未肯离田土。崽女好相劝,偶尔还动怒。但言手脚全,焉能当废物。身闲寝难安,余生一何苦……”《家翁》能看到一个孝子对父亲深沉的爱。作者的父亲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种田治家“好把式”,一辈子辛勤劳作,年过花甲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者心痛父亲一辈子辛辛苦苦,想父亲能放下锄犁,不再劳碌,安享晚年,但拗不过父亲不劳作便“寝难安”,也就只好依顺父亲了。

“人海复同行,十年恍如梦。君言我经老,我愧君相送。”在《口占·赠阿博》中,作者表达了对大学同窗的深情厚谊。大学毕业二十年后,作者曾携妻女回母校,游西安,阿博一路陪同,殷勤备至,令作者感念不已。十二年后,彼此都是年过半百之人了,再次西安相聚,恍如梦境。执手相看,把酒言欢,又依依惜别,这份情也是浓得化不开。

张雄文 (株洲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整体来讲,《自得集》有刘克胤先生自己所说的三个优点。

一是采用新韵。所押之韵尽依现代汉语拼音。句中平仄或有违和,以不害意为上。比如“有梦遗沧海,千秋永难忘,扁舟斗恶风,行走浪尖上”,“忘”在古代是平声,“上”是仄声,在诗中不押韵。但现代新韵算押韵。这自然并非作者不懂格律诗,而是为了更好表达诗的情感,才未拘泥于押韵。这在古代便有先例。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中,“事”与“未”两字便不押韵,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却驰骋天地间,引发了无数游子的共鸣,从而成为传诵不衰的千古佳句。近现代也有例子。毛泽东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上阙,与“泪飞顿作倾盆雨”的下阙也不完全合韵,毛泽东特意在词作后做了备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后来胡适认为不押韵、不通顺,强不知以为知,只能贻笑方家了。

二是采用新语。多采用现代口语,摄现代诗营养,力戒生僻晦涩,自作古奥,但求从容晓畅,平白易懂。几不用典,偶有所见,亦为世人所熟知。这一点跟白居易相似。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晌脊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不取了。我写旧体诗词喜欢用典,觉得这样才能显示博学多才。刘克胤先生平时给我从微信上发诗比较多,有一次,我建议他在诗中有个字用“倩”,“倩”是让、请的意思,因为辛弃疾《水龙吟》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一句中,用到这个字。刘克胤先生很快回复说:“我就是不想用这个‘倩’字”。

三是写新事。取材近前,着眼世象纷繁之现代社会,探索新天地,发现新事物,展现新趣味,诠释新理念。比如刘克胤先生的《车祸》一诗,写2011年某地发生动车追尾事故:“欲速则不达,此情复何悲。技高造冤孽,罪责敢问谁”,还比如另一首诗《夫妻》,写一对夫妻捕鱼为生,吃住都在船上,和作者聊及江河污染,鱼虾锐减,一脸迷茫:“卖断青春赎不回,一年生计奈些微”“说梦何时人已老,降龙百尺意成灰”等等,都是写现代新事物,诠释新理念的诗句。

总之,刘克胤先生是株洲乃至省内外文学界风格鲜明、卓有建树的大家。他正当壮年,我相信,他在旧体诗写作上还将取得更大的成就。(黄明)

10月21日下午,株洲市文联、株洲市作协、株洲市新华书店、株洲市演讲与口才学会联合联合主办的刘克胤新书《自得集》分享会在株洲市新华书店神农城店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阳曼生,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文星,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社长罗毅,株洲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左广辉、市文联副主席唐璐,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雄文,市诗词学会会长贺夏盛,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易军、蒋菲菲,著名作家、省作协原名誉主席聂鑫森,著名书画评论家莫鹤群,以及尹习勤、蒋胜金、黄旭阳、晏建怀、王亚、姜满珍、郭亮、易裕厚、玉珍、郭竞芳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

刘克胤系株洲本土著名诗人,繁忙公务之暇,创作了大量现代诗歌与旧体诗词作品。他曾参加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第二十四届青春诗会,出版有《城市管弦》《无名烈士墓前》《刘克胤诗选》《真实的声音》等现代诗歌诗集。近十年来,他专攻旧体诗,始终秉承“新韵、新语、新事”的“三新”原则,融新诗写法,而入从容晓畅之风格,笔调写实,意境则见出化古为今之用心,为当代诗歌写作呈现了独特的风貌。新书《自得集》系作者从近十年创作的佳作中精选而来,收录有400余首旧体诗,日前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分享会现场,各位嘉宾分别发表了对旧体诗集《自得集》的阅读感悟。聂鑫森称赞刘克胤是一位有才华、有追求、有责任感的诗人,他的旧体诗不仅遵循了格律和音律的规范,而且富有时代感和个性色彩,展现了一种“自得”的境界和风度。张雄文则认为,旧体诗容易写,但很难出彩。一是很难超越古人的高峰,所有想写的东西,古人都写过;二是许多旧体诗写作者其实文学素养不高,多喜喊口号,而少真感情。而刘克胤不一样,他以写现代诗歌出色,兼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改攻旧体诗,不论从体裁还是内容来看,都能驾轻就熟,以新韵、新语、新事”的“三新”原则创建属于自己风格鲜明的旧体诗特色。

其他嘉宾也纷纷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旧体诗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表示,《自得集》是一部值得广泛阅读和学习的优秀旧体诗集,它为当代诗歌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也为旧体诗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可能。

来自全市各区(县)的近百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阅读分享会,并参与了之后的互动提问环节。读者们表示,通过本次分享会,他们对刘克胤的旧体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旧体诗的魅力和艺术感受到了更强烈的震撼和感染。( 作者:黄明)

附:部分嘉宾分享观点摘录

莫鹤群(书画评论家、作家):刘克胤旧体诗所营造的“境界”(或“新意境”),我觉得有三大特点:

一曰“融”,强调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与统一。如《白鹭》:行止各悠闲,晴光不羨仙。洁身无重负,来去水云间。

二曰“真”,强调真景物、真感情。如他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苦难的《天怜》:生涯不避风和雨,一饱难求哭上苍。但管糠糜随命薄,能知野菜比猪强。日长徒恨神无主,夜静犹怜鼠绕床。佳讯亦曾传梦里,喜夸鱼肉润枯肠。

三曰“达”,强调语言对于意象的形象、充分、完美传达。如《问琴》:高山空有恨,流水绝音尘。不忍弄时调,何为自苦心。

再细探深究,还可以看到,刘克胤营造的诗境兼具“三高”,即:取意高妙,格调高雅,风骨高迈。其诗境由实入幻、因幻显真,得实境、幻境、真境之“三境”,正所谓“诗必主于情,情真则事自真而境亦真,真必自然佳美”——达此“三境”,故能“三高”。他 “一心”得“三境”,“三境”得“三高”,把属于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说的内涵揉入自己的诗作,路子自然会越走越宽广。

易军(株洲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株洲日报社编委):已故诗歌评论家刘强先生称克胤是有着强烈悲悯情怀和平民意识的“布衫”诗人,这件“布衫”,是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情怀作为衬里的。

作为地方官员,又长期扎根在基层,克胤对各种问题的认知,较一般知识分子更真切,较一般官员又更深切。这些因素观照到他的诗歌,自然催生出磅礴之力。这也成就了克胤诗歌中的“异质、血肉、锋芒”。

克胤这种悲悯情怀、平民意识用之诗歌创作,本质上沿袭了以屈原精神为主导的中国诗歌传统,也是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强调的“人民立场”。但如果简单地以“人民立场”来囊括克胤的全部创作,既难免过于粗暴,也难以洞悉他精神的丰度。

克胤是男人,是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这多重角色折射到他的诗歌中,让人们得以管窥一个当代人的多彩精神世界。

尹习勤 (著名评论家、株洲日报社总编办副主任):诗集名《自得集》,自有作者的深意。在这本诗集的序言《自得赋》中作者写道:自得乃自然所得,非强装所得,亦非施舍所得、谄媚所得,更无欺诈所得、虏掠所得。自得者,能自尊,能自知,能自足,能自娱。

才情高的人,多有狂放不羁傲岸不群者,作者为人处世却很传统。他孝长爱幼,重情重义,也从不以牛羊眼看世界。在诗作中,不论写长写幼,还是写师写友,亦或写不认识的人,都细微柔软,真挚动人。

“我有一千金,他乡复几春。近来学漫画,独处写童心。”在《甚慰·寄天一》中,作者表达了对海外求学的女儿在疫情期间不畏难、不放弃的坚定态度的赞赏。作者有一个女儿,从小自立能力强,凡事有自己的判断,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女儿寂寞时信手画了一幅青蛙打坐祈福图,他便“甚慰甚慰”,喜不自胜。“雨后听秋蝉,为父醉欲眠。援笔留数语,请得语中玄。顾汝十五载,苦乐在心田……”在《示儿》一诗中,一个慈父对女儿的百般呵护、百般爱怜,跃然纸上。

“家翁六十五,未肯离田土。崽女好相劝,偶尔还动怒。但言手脚全,焉能当废物。身闲寝难安,余生一何苦……”《家翁》能看到一个孝子对父亲深沉的爱。作者的父亲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种田治家“好把式”,一辈子辛勤劳作,年过花甲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者心痛父亲一辈子辛辛苦苦,想父亲能放下锄犁,不再劳碌,安享晚年,但拗不过父亲不劳作便“寝难安”,也就只好依顺父亲了。

“人海复同行,十年恍如梦。君言我经老,我愧君相送。”在《口占·赠阿博》中,作者表达了对大学同窗的深情厚谊。大学毕业二十年后,作者曾携妻女回母校,游西安,阿博一路陪同,殷勤备至,令作者感念不已。十二年后,彼此都是年过半百之人了,再次西安相聚,恍如梦境。执手相看,把酒言欢,又依依惜别,这份情也是浓得化不开。

张雄文 (株洲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整体来讲,《自得集》有刘克胤先生自己所说的三个优点。

一是采用新韵。所押之韵尽依现代汉语拼音。句中平仄或有违和,以不害意为上。比如“有梦遗沧海,千秋永难忘,扁舟斗恶风,行走浪尖上”,“忘”在古代是平声,“上”是仄声,在诗中不押韵。但现代新韵算押韵。这自然并非作者不懂格律诗,而是为了更好表达诗的情感,才未拘泥于押韵。这在古代便有先例。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中,“事”与“未”两字便不押韵,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却驰骋天地间,引发了无数游子的共鸣,从而成为传诵不衰的千古佳句。近现代也有例子。毛泽东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上阙,与“泪飞顿作倾盆雨”的下阙也不完全合韵,毛泽东特意在词作后做了备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后来胡适认为不押韵、不通顺,强不知以为知,只能贻笑方家了。

二是采用新语。多采用现代口语,摄现代诗营养,力戒生僻晦涩,自作古奥,但求从容晓畅,平白易懂。几不用典,偶有所见,亦为世人所熟知。这一点跟白居易相似。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晌脊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不取了。我写旧体诗词喜欢用典,觉得这样才能显示博学多才。刘克胤先生平时给我从微信上发诗比较多,有一次,我建议他在诗中有个字用“倩”,“倩”是让、请的意思,因为辛弃疾《水龙吟》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一句中,用到这个字。刘克胤先生很快回复说:“我就是不想用这个‘倩’字”。

三是写新事。取材近前,着眼世象纷繁之现代社会,探索新天地,发现新事物,展现新趣味,诠释新理念。比如刘克胤先生的《车祸》一诗,写2011年某地发生动车追尾事故:“欲速则不达,此情复何悲。技高造冤孽,罪责敢问谁”,还比如另一首诗《夫妻》,写一对夫妻捕鱼为生,吃住都在船上,和作者聊及江河污染,鱼虾锐减,一脸迷茫:“卖断青春赎不回,一年生计奈些微”“说梦何时人已老,降龙百尺意成灰”等等,都是写现代新事物,诠释新理念的诗句。

总之,刘克胤先生是株洲乃至省内外文学界风格鲜明、卓有建树的大家。他正当壮年,我相信,他在旧体诗写作上还将取得更大的成就。(黄明)

来源:新湖南

作者:黄明

编辑:聂千川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