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12日讯(通讯员 谢婷 张晶 刘厚吾)随着国家逐步放开的疫情防控政策,抗疫这场“大考”的主战场早已转到了医院。一个多月以来,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全院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打破专科界限,将“防重症、保健康”作为首要任务,为身边老百姓的健康筑起了铜墙铁壁般坚实的保障。
门急诊部的“大考”
“护士,我是不是发烧了”;
“医生,我头痛,浑身无力”;
“是120吗?我90多岁的爷爷要住院,上我们五楼来接一下!”
……
“好的!”“我们就来!”“请放心有我们在呢!”
门诊的医务人员,每天哑着嗓子咳着嗽,不断报以每位患者坚定的回答;急诊的医护人员,尽管自己也在发烧也浑身无力,可是工作中的他们仍然得以大力士的身份亮相。因为他们知道,此时此刻,医务人员是患者心中真正的保护神,自己再不舒服也必须坚强起来。
临床的“大考”
“你回去休息下吧。”“不行,我去休息了没人上班……”
“我就在值班室输液休息下好了,退了烧我可以继续上班……”
“快点,13床这里推抢救车过来,来个不发烧有劲点的做心肺复苏……”
既然当定了小“阳”人,那就让我们带着十足的“阳”气跟病毒来搏斗一番吧,发烧、咳嗽、全身无力……轻伤不下火线,休息一下接着干。
医技的“大考”
“你这晚饭都冷了,要不先吃完再给我做检查吧。”“没事,反正这是中饭,已经冷了几个小时了,先来做完检查吧。”
“宝宝,你要听奶奶的话,乖乖把退烧药吃了,妈妈还有好多标本没做完,生病的爷爷奶奶都在等结果呢。”
“妈妈我今晚又不回家,睡值班室算了,跑了一天科室,我的腿真的走不动了。”
放射科等待做检查排长队,面对着“咳咳咳”的患者,工作人员除了报以相同的“咳咳咳”作为回应,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协助八九十岁的爷爷奶奶穿脱衣服、上下检查床。在头晕乏力眼睛黑蒙的那一瞬间,他们得用尽吃奶的力气保证老人们的安全;检验科的标本堆成山,一天下来,盯着电脑的工作人员看任何东西都成了舞动的小精灵。然而,他们不能有丝毫大意,于是,每个人工作服口袋里的眼药水成了必备品,眼睛花了,滴几滴眼药水后继续奋战;还有药房、超声、心电图等等,工作人员一天几万步的记录一次次刷新好友运动圈。
医院的“大考”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特殊时期,一定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想尽一切办法保障百姓健康需求。”
“尽快将原有的床位扩充,办公室能够腾出来的都要腾出来,还要在院内原有ICU、CCU重症病房的基础上,在呼吸内科开设亚重症病房,增加18张床位抢救重症病人。”
“紧急采购呼吸机20余台,同时统计监护仪、氧气装置等所有抢救仪器设备和药品,不惜一切成本采购,满足临床患者需求。”
“工作人员人手不够,集结全院人力,由医护部统一调配。院领导带头到科室支援,职能部门对口科室帮扶,轮流到科室上班……一起加油,没有度不过的难关!”
几十次专题例会,近百次的全院人员调动,无数次物资、药品及抢救设备的协调,还有随叫随到的专家救治小组会诊,高年资医师24小时轮流值班,医护技人员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一切的一切,医院都在详细掌控、运筹帷幄中逐一落实。患者的救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其中诸如院领导说不出话通过手势、书写等方式下达指令等各种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其实他们也是凡人肉身,他们也有父母儿女和亲人。自己发热头痛、四肢酸胀不要紧,家里的老人小孩病了却只能通过视频说两句苍白无力的“没事,坚强点,会好的”之类的话时,谁又能理解他们刀割一样的内心。不是他们天生“无情”,只因为他们是医护人员,一袭白衣便让他们无条件担起这份责任和使命。
冬日的暖阳开始普照大地,新年的脚步正步步靠近,这场大考终将会以胜利收官。回首这一段充满艰辛而难忘的战斗历程,虽然我们迷茫过、难受过,也哭过、笑过、互相搀扶互相鼓励过,但是,从来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大考中的我们没有替补,每一个平凡的自己携手起来共同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
来源:红网
作者:谢婷 张晶 刘厚吾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