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三级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推进产学研合作
2022-07-12 11:11:40 字号:

三级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推进产学研合作


1.jpg

株洲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株洲市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报告。

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 (记者 王兴夏 通讯员 刘朝晖)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就株洲市产学研合作情况,采取实地走访、现场观摩、专题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意见,重点对城区的国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10场,调研央企、市属国企、民营企业和职能部门共34家。他们以“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助力制造名城建设”为主题,从加强政策支持、激发要素活力、强化产业引领等方面进行了建言献策。6月28日召开的株洲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株洲市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报告。

2.jpg

三级人大代表调研芦淞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情况。

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打造“三个高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根据株洲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3—5月份,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阳瑞丰带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全体人员和专家库专家、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共12人,深入调研了株洲市产学研合作情况。

调研组了解到,近3年来,株洲市立足“3+3+2”产业体系,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攻破了产业技术难题300多项,促成170多个项目落户,新注册企业116家,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株洲市出台了《株洲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发展的30条措施》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激发科研活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彰显。同时,主要领导高位推动。2021年10月,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赴中南大学、省工信厅、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等单位争取支持。今年上半年,市委书记曹慧泉,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先后出席株洲市政府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率队赴北京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参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所签协议为科技部与地级市首次签订的框架合作协议。株洲还创新合作生态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科技创新券”,兑付企业超过500家,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200亿元。组建规模共10亿元的“仟里马”“梧桐树”基金,支持创新团队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股权投资,投资5个项目共计2.2亿元。

3.jpg

三级人大代表调研荷塘区产学研合作情况座谈会。

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不断提升

株洲市共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2家、省级307家,总量达到6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数稳居全省第二。株洲建成了“中国动力谷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株洲智慧制造工程研发中心”等成果转化基地,有效促成了一批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株洲还与中国科技开发院共建“株洲创新孵化基地”,积极探索合作模式,经省发改委评估,被授予“2021年度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株洲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27%,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入选“2021年科技创新百强市”,排名第67位,并成功获评国家创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先进硬质材料、航空动力、高分子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越摩半导体成功实现“12nm高算力人工智能芯片后道设计研发与产业化”;国内首条8英寸车规级IGBT芯片线首批芯片、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AES100涡轴航空发动机完成首飞,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成功运营。

4.jpg

三级人大代表调研天元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情况。

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调研组多方调研后发现,对标株洲市委关于打造“三个高地”“培育制造名城”的要求,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产学研合作实施主体发展不均衡。株洲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厂所结合”深厚积淀,然而,中小微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其次是产学研平台效能释放不充分。目前株洲市拥有8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但并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株洲市虽然出台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政策,但该政策的社会知晓度较低,加上补贴不高、申报手续繁杂等原因,导致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度不高,社会整体创新资源没有形成合力。还有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落地欠到位,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待优化。如城市5区人才政策存在差异,存在河西和河东不同、高新区人才政策不能“过河”等现象,特别是在购房补贴、高端人才认定、长株潭高端人才资格互认、服务共享等方面政策存在落地难问题。株洲市组建了规模10亿元的“仟里马”“梧桐树”基金,专门支持创新团队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股权投资,但因是国有资本出资,项目资质审核的门槛较高,加上监管机制相对刚性、审计问责压力大,又没有建立有效的容错机制,导致基金不敢、不愿投资科技初创项目。产学研融通创新力度也不够,行业与行业间的横向拓展不充分,各职能部门合作不紧密,政策、资金等优势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5.jpg

三级人大代表对城区的国家、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调研。

形成合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既需要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又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实现上下联动、内外共振,营造促进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氛围。

调研组建议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机制,实现“五链融合”,提升产业链水平。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聚焦株洲市13条标志性新兴优势产业链,发挥“株洲信息港”大数据优势,整合政策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供应链,实现“五链”深度融合,加大13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链与链之间的创新协作与联盟,发挥产业协会组织产业链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供需各种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间的产学研合作由单打独斗型、松散型、单一型向紧密型、复合型、共享型转变。建立全市“产学研合作”交流联动机制,支持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力量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调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积极作为,形成推动全市产学研深度融合动力。

调研组认为要强化产学研融通创新政策支持,强化产学研人才支持,加大产学研合作投入力度,强化科研人员权益保障。株洲可以成立专业化产学研专家服务团队,发挥好本土高校的作用。发挥湖南工业大学学科优势,每年开办符合交通轨道、电子信息技术、高分子材料、陶瓷产业发展需求的“订单班”,采取校企共培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可以对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标准,整合全市创新资源,支持湖南工大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推动九郎山职教科技城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株洲还可以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在现有科技专项经费基础上,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单列专项,用于补贴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株洲要支持和保护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科研创新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到中小企业兼职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在职创业。

调研组建议要突出需求导向,发挥创新平台的驱动引领作用。支持产业链推动高校院所、头部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重点聚焦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三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开放智力资源,头部企业开放品牌、设计研发能力、仪器设备等创新资源要素,搭建行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共性技术平台,共享产能资源和市场资源,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

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光跃充分肯定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他指出,要加强意见建议整理归纳,注重成果运用,积极探索市场化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级人大代表要不断提升履职水平,形成更多更好的调研成果,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王兴夏 刘朝晖

编辑:任欣蓓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