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讯(通讯员 董李湘)近期,在株洲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的窗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盆栽,这些随意摆放着的绿植,它们大多是坚强、耐养的多肉植物,给人以清新、简约自然的感觉,也给整个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原来,他们是科室在原有叙事护理基础上创新开展的又一护理方法——植物叙事护理。
叙事护理与小盆栽“结缘”
叙事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进行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
叙事护理植物区的创建内涵,也围绕着叙事护理的基本内涵而衍生,其设置的宗旨是“护患共养一株花,牵手遇见更好的自己”。通过护理人员陪伴患者在治疗期间养一株植物,可以让患者真切地感知植物开枝散叶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是把生命树引到现实中。这样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引导,更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使他们愿意被引导。
植物生长,是持续且被赋予希望的一件事,不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哲思箴言,都常常将植物的成长和人生做类比,这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科室每一个盆栽里,都插着可爱的卡片,打开卡片,全是患者的心声和“故事”。
诉说者:成长之不能承受的苦痛,无人能懂
刚到病房时,13岁的小豪基本不语,不愿见人,整日被子蒙着头,不出病房。护士们给小豪做治疗时发现,两支手臂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划痕,抽血穿刺的地方都找不到。同时,新伤旧痕层层叠加,很多划痕处还是没有脱落的血痂。
看到小豪手臂上血淋淋的伤痕,还有清创缝合后的地方,我极其心痛地问:“为什么要用刀划手呢?”小豪始终沉默不语。
也许,小豪认为自己的心事无人能懂,唯一发泄出口就是那一道道划痕,无处宣泄的孤单和无法诉说的压抑,让小豪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划向自己。
倾听者:从沉默到找寻坚强生长的理由
“小豪,你看这些小盆栽可爱吗?你要不要也养一个?”这天,看着小豪情绪平稳,我试探着问了问,没想到,小豪一眼就相中了一盆多肉,端着多肉的小豪,露出了从未有的浅笑。
第二天晨交班时,小豪迫不及待地跑来告诉我,他给这盆多肉取了个名字——“石莲花”,以及它的习性(性格)、应该如何被对待(种植),还有对它的希望等等,并一一记录在卡片上,插进盆栽里。在小豪的邀请下,我赶紧拿出笔,与小豪一同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名字。
通过陪伴,去外化和解构患者的主线故事,一定能让患者找到一些亮点(即特殊意义事件),看到一些宝贵的、难得的自己(做事认真、专注、细致、心思缜密、有条理、有爱心、耐心、会照顾的男生,字也写得好,语文成绩很好)。接着,将这些亮点连起来,形成支线故事,帮助患者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认同,一个新的自我评价。最后,对过去拥有新的体会,逐渐改变对疾病和目前困境的看法,从而改写生命故事。
自此之后,小豪心里种下了对这株植物的责任,他会在网上查询如何把花养得更好,也会定时把花放到病房的窗台上通风,见紫外线。
通过一起见证植物的生长,小豪和医护们建立了良好、充满信任的医患护患关系。
小豪的故事,只是科室病房里众多前来就诊青少年中的一个缩影。一段治疗,一场陪伴,相信在全科医护工作者的专业治疗和细心护理中,能帮忙患者勇敢战胜疾病,同时,找到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新的自我认同、自我评价,继而逐渐改变对疾病和目前困境的认识,珍惜生命,积极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董李湘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