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块小牌匾孕育好风尚 醴陵沈潭镇擦亮 “学好样”文化名片
2022-02-25 11:27:38 字号:

一块小牌匾孕育好风尚 醴陵沈潭镇擦亮 “学好样”文化名片

观看宣传片,参观人文陈列展厅……日前,醴陵市沈潭中学学生走进该镇美田桥村家风馆,开展“开学第一周”活动。该校希望孩子们在学习家乡学好样、做好人的优良家风家训中,汲取奋进力量。

沈潭镇民风纯朴,尤以尊师重教而贤才辈出,清朝道光年间,举人陈钟山在当地万寿宫古戏台上写下“学好样”三字,百年之后仍是该镇百姓的精神信仰。

“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发挥人文璀璨的底蕴优势,潜移默化地让精神文明的馨香飘入千家万户,塑造发展新优势。”该镇党委负责人表示。

打造好家风传承阵地

走进该镇美田桥家风馆,古风雅韵气息扑面而来。这栋新中式的双层建筑,展示了美田桥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设有特色书屋、百姓讲坛等六大功能分区,是一座集文化传承、家风教育、科普研学、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建筑。

“‘学好样’这三个字,是该村村民长期形成的共同精神信仰,特意做成一块牌匾展示出来。”美田桥村党委书记漆国华介绍,家风馆约300平方米,2020年3月对方开放,不仅在醴陵小有名气,还吸引了不少江西“老表”前来参观。

沈潭镇政府负责人介绍,“学好样”文化成就了镇里“翰墨飘香、文星朗耀”。在它的影响下,仅美田桥这个不到5平方公里的村庄,就走出了包括历史专家刘彦、土木专家刘旋天等在内的一批名人,其中能在百度上直接找到的人物就有50多位。“这些名人故事,集中在家风馆里展示,来引导百姓‘评好人、议好人、做好人’,涵育乡风文明。”他说。

在该馆附近,三星里热血人文馆也建成开放。置身其中,三星里村的红色文化令人惊叹。从保家卫国,到社会主义建设,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信仰汇聚成奋斗力量。

好家风引领向上向善。在沈潭镇,如刘梅荣数年为家乡捐资助学、瞿佳美义务清扫烈士陵园、黎兰映为自掏腰包慰问困难邻里等。镇里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教师志愿者4支志愿者队伍,先后开展生产技术志指导、困难群众帮扶、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学好样”先锋。

《学好样 做好人》原创红歌传唱四方

“老祖宗留下一块匾牌,堂堂正正写着‘学好样’,把做人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万古不变的教宗传过一代又一代……”一首脍炙人口的原创红歌《学好样 做好人》,唱响了“学好样”旋律。

去年,沈潭镇重磅推出该红色歌曲,由沈潭籍文化名人刘放年作词,并邀请央视歌唱大赛《寻找刘三姐》全国总冠军李思宇倾情演唱。很快,这首红歌在辖区学校、机关单位、沈潭籍人士中传唱开来。

同时,该镇还陆续推出以“学好样”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诸如扇子、笔筒、书签、灯具等,使之成为家风传承的“鲜活教材”,编写《湘赣古村——美田桥》《湘赣红村——三星里》等“学好样”画册,激发乡村正气。

乡风要传承,也要与时俱进。该镇梳理整合一批嘉言懿行,研究提炼出“崇文尚德”“忠勇报国”“耕读传家”等符合当今时代主题的积极思想。

奖教奖学渐成风尚

“沈潭人对教育的关心让我很感动,我将更加努力工作,教书育人,以感恩之心回报这份关爱。”陈彤是该镇江口完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去年上学期获评教学质量优秀等级,获得400元奖励,笑着说。

像陈彤这样的笑容,在镇里更多师生脸上绽放。去年10月,沈潭镇“学好样”奖教奖学基金成立,传承尊师重教的大美风尚,首批募集善款63.9万元,主要为沈潭籍在外打拼知名人士捐助,表示将召并更多乡贤积极参与支持沈潭教育事业。

“只奖不扶,专门奖励师德高尚的模范教师和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沈潭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立兵介绍,辖区现有教师140名、学生近1600名,教师论文或微课获奖、学生考入省示范性高中、师生在演讲等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等情况,依据奖教奖学方案,经核实后都能获得金额不等的奖励。

“不断有沈潭人入群,愿意捐款,为家乡作贡献。”王立兵说。

与此同时,该镇里还打造了人文课堂,做好“学好样”宣讲,开展演讲、征文等形式多样的“学好样”活动。“以‘学好样’为主题,持续创新传播路径与表现形式,营造好家风、纯民风、正党风、清政风,建设思想道德高地提升百姓幸福感。”该镇政府负责人说。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刘毅 章远洋 陆杏聪

编辑:龙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