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21日讯(通讯员 陈恺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但就诊患者仍然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最危险的,当属脊髓型颈椎病了。
家住石峰区的李奶奶今年已经78岁了,前不久,李奶奶突然出现了双侧上肢阵发性麻木、无力,并且走路有脚踩在棉花上的感觉,这些症状立刻引起了家人们的注意,便带着李奶奶来到了株洲市二医院脊柱科就诊,脊柱科主任周小勇,副主任汤伟为李奶奶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结果,李奶奶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
根据李奶奶的特殊情况及个人意愿,脊柱科的医生们首先考虑为李奶奶进行保守治疗,但经过一周的保守治疗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双侧上肢无力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并且出现走路不稳,必须在别人搀扶的情况下才能行走,脊柱科主任周小勇立即组织科内医生对李奶奶的病情进行讨论,周小勇主任与李奶奶和她的家人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对李奶奶行“颈前路C6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C5/6、C6/7椎间盘髓核摘除+钛笼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李奶奶的脊髓解除压迫,恢复脊髓相关功能。
手术后当天下午,主任周小勇、副主任汤伟带领脊柱科医生查房,“我已经明显能感觉到我的手有力气了!”李奶奶激动地说,术后第三天,李奶奶已经能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独立行走,并且恢复到患病前的情况,现已康复出院。
市二医院脊柱/胸外科主任周小勇介绍,脊髓型颈椎病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严重时可致残,因此被称为脊柱科疾病中的“隐形杀手”。走路不稳,持物无力是脊髓型颈椎病最早出现的症状。逐渐将出现双侧或单侧下肢麻木、疼痛,常伴有走路踩棉花感。上肢通常多以下运动神经元通路损害为主,可出现手笨拙,无力。随病情发展,可有手内在肌萎缩,肌力减退;下肢多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异常,表现为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和肌力减损,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导致走路不稳,尤其快走易跌倒、步态蹒跚,可出现痉挛步态等。
如果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那么毫无疑问,手术是不二之选,但是如果患者的症状较轻微,只是脊髓稍微受压,是立即手术还是等症状严重了再手术呢?
凡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该考虑手术:
1、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急性、进行性),磁共振、CT等也已证实脊髓明显受压;
2、病程较长,症状不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
3、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非手术疗法治疗1~2个疗程以上没有改善,而又严重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者。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外科干预,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髓供血,从而恢复脊髓功能。手术方式包括受压脊髓节段的减压,椎间植骨融合以恢复椎间高度及零切迹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最好尽早手术,解除压迫,挽救脊髓功能!因为等到病情逐渐加重再进行手术时,则会由于时间太久,受压的脊髓发生了不可逆性损害,此时即使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效果也不太理想,甚至有遗留终生残疾的可能。
来源:红网
作者:陈恺祺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