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进击的市州:培育制造名城 托起幸福株洲| 迎接党代会 谱写新篇章
2021-11-13 09:39:55 字号:

进击的市州:培育制造名城 托起幸福株洲| 迎接党代会 谱写新篇章

红网时刻记者 聂千川 株洲报道

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提前三年完成整体脱贫、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翻开株洲闪光的记忆,回望来时的路,岁月因奋斗而充实、而饱满、而精彩。刚刚走过的五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展望苍穹,星光无限。

发展新动能 展现新作为

三一石油智能装备与区域研发中心正在施工。

初冬时节,走进株洲清水塘的三一石油智能装备与区域研发中心项目,钢架林立,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其中,好不热闹。不远处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昔日繁忙的景象早不见踪影。这个曾是湖南最大的基础化工企业现已全部关停,车间内的设备基本被拆除,成片的厂房将被重新改造,或成为工业博物馆里的“记忆”。

5年前,这里完全是另一个模样。烟囱林立,空气中弥漫异味。由于重化工产业聚集、粗放式发展模式、环保意识缺乏、基础设施老化,导致清水塘在创造巨大工业产值的同时制造了严重的污染。清水塘一度成为全国“四大工业污染区”之一。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在许多老工业城市踌躇不前时,省、市两届决策层便深刻地意识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株洲老工业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改革,必须要有刮骨疗伤的觉悟。”2015年底,株洲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的目标;将株冶集团等一批既是“创收大户”又是“排污大王”的企业列入转移转型的序列。全市关停包括清水塘261家企业在内的170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如何发展如何谋求新生,成了摆在株洲的首要问题。为此,株洲强化拓展自身三大动力优势,集聚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资源,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构建由轨道交通、汽车、航空三大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等构成的“3+5+2”现代产业体系,这是株洲转换新旧动能坚定的回答。

过去5年,株洲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精准施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总量突破3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成功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市30强”。

培育“制造名城”株洲再出发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更高起点。就在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株洲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幸福株洲”。

制造名城,就是提升硬实力,在全省打造“三个高地”上当先锋打头阵,打造“中国动力谷”的升级版,把株洲建设成动力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在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中形成示范引领,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让株洲先进制造业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全球竞争。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地铁生产线。

幸福株洲,就是改善软环境,切实回应企业和民生关切,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文明典范株洲、数字智慧株洲、创新创业株洲、生态宜居株洲、品质魅力株洲,推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推动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打造更具现代气息的“神农福地”,让人民物质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富有、生活更加幸福。

通过五年的努力,株洲的综合实力将跃上新的台阶,高质量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全市经济总量迈上5000亿台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全市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城乡发展更具品质、精神文明更加富有、社会治理更加高效、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再用十年的奋斗,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那时的株洲将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版图中的璀璨明珠,成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品质之城,成为富饶美丽、文明善治、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那时的株洲将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展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

国创越摩先进封装项目(一期)在株洲即将投产。

妙笔绘蓝图 实干促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站在新起点展望株洲发展的美好未来,株洲信心百倍。

立足“三高四新”,株洲化发展蓝图为干事力度。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发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株洲实际、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聚焦是集中优势、办成大事的必然选择。株洲聚焦打造“三个高地”,株洲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升产业影响力。瞄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目标,着力构建“3+3+2”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格局。聚焦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主动靠拢长沙、对接湘潭,大力落实“十同”行动,共同培育长株潭都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全力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加快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优势产业、领军企业在创新领域和技术跃迁中不断裂变,是株洲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作为“理工科班生”定是顶流。株洲在新一代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新材料等优势领域承担一批重大国家专项工程,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挖掘核心优势产业增长潜力和细分市场空间,向产业上下游要增量,加快裂变延链,支持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工艺等“四基”领域新市场主体的孵化成长,打造更多独门绝技。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也是株洲走到今天的独特基因密码。株洲将在产业培育、企业和项目招引、人才引进等方面闯新路、出实招,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鲜明导向,敢于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凡是有利于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工作都要自觉坚定地做,凡是有碍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都要大刀阔斧地改。

株洲家门口的“小游园”。

城市发展,升级永无止境。株洲在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上加快升级,推动民生保障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升级,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抓好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保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抓好“三孩”政策落实,加强托育服务,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养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让人民安居乐业、近悦远来。

未来,株洲生产的智轨将跑进更多城市。

品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株洲立足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突出“产、城、人、文”城市符号,不断提升株洲发展软实力。让“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把株洲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高地、宜居宜业的福地、休闲旅游的胜地。

一代代株洲人筚路蓝缕的努力,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的“株洲奇迹”,也编织了株洲人今天的美好生活。如今的株洲大地,创新热潮方兴未艾,绿色发展底色鲜明。展望苍穹,株洲星光无限,一曲“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大美乐章已经奏响。

来源:红网

作者:聂千川

编辑:任欣蓓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