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13日讯(通讯员 江建锋 宋玺)时隔16个月,株洲再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株洲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对患者进行集中救治,株洲市中心医院第一时间构建救治团队与管理团队开展驻点全流程管理,与病毒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多学科合作,中西医携手
参照去年抗疫成功经验,省卫健委派出了驻株专家团队,与株洲市的专家团队联手制定了“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一天一会诊”的“六个一”诊疗模式。
本次株洲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有两个特点,其一、儿童患者较多;其二、负面情绪对成人患者的影响,表现得比较明显。针对这两个特点,专家组讨论决定,在常规西医手段跟进的基础上,加大中医的参与度。株洲新冠肺炎定点救治专家组成立了由省、市四位中医专家组成的中医治疗小组,这种中西医并重的方式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产生了较好的疗效。
中医专家组组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江建锋教授介绍:对儿童患者,采用纯中医治疗,且选择口感比较好的中药、小包装,提高服药率;对受情绪影响较大的成人患者,加用疏肝解郁的中药,并配合专业的心理辅导;其中中医治疗小组成员之一,株洲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刘明进入隔离病房,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望闻问切,尤其填补脉诊的缺失,对情绪影响的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确实保证精确辨证论治。
半个月过去,事实证明,这样的诊疗方案行之有效。经过中西医结合全力救治,两名重症患者转为轻症;全部轻症患者很快缓解,进入康复期。
一款药膳粥,既解病痛又暖心
连战连捷的同时,一个新的信号出现——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食欲差,甚至有几个患者出现呕吐腹泻等表现,不愿服用中药,不利于后期康复。
怎么解决?江建锋教授果断“出招”,一款药膳粥“横空出世”。其主要成分是小麦、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大枣、粳米等,兼具益气生津、健脾利湿、养心安神等功效。
为了更好的观察病情,增强病友的信心,主任刘明到病房,把熬好的药膳粥逐一送到患者手中。患者们服用药膳粥后,一致反馈口感很好、食欲增强,腹胀、乏力、大便不调等症状明显改善。
一款药膳粥,既缓解了病人的不适,又和谐了中西医关系。甚至有女性医护人员笑称,希望再开发一款美容养颜的药膳粥。
一套“组合拳”,打出欢笑一片天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专家组还给患者制定了一套“组合拳”治疗方案,包括穴位贴敷、传统功法练习等。
如有一名腹痛患者,诊断为胆囊炎发作的可能,在应用抗炎解痉仍未缓解后,刘明为其做穴位贴敷,使之奇迹般地迅速缓解。
与此同时,在中医专家组的传授下,病区医护团队齐上阵,教患者们打八段锦、做养生操,做到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随着患者病情日趋稳定,整个病区的氛围,从刚开始的忐忑惶恐,逐渐转变为欢声笑语、一片轻松。
形成标准化,“株洲模式”待推广
株洲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领导小组组长、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表示,通过此次中西医携手抗疫,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他认为,这种中西医结合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中西药同用、技术上结合,更是体现了中西医生的相互信任、心灵相通,在并肩战斗中打造出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温暖的人文关怀精神,而这正是中医“和”法的升华。
这种文化氛围,对每一位抗疫人员和住院患者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让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更有利于患者尽早治愈出院。
蔡安烈说,要将这次抗疫的“株洲模式”进一步完善,形成标准化,期望在省内乃至全国的疫情救治点推广,更好的帮助大家打赢这场抗疫新冠的战役。
来源:红网
作者:江建锋 宋玺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