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株洲公安:隐秘的战线 幕后的英雄
2021-08-17 11:58:14 字号:

株洲公安:隐秘的战线 幕后的英雄

红网时刻8月17日讯(通讯员 邓午阳 张鹏)有这样一支隐秘的“特战队”,人人都是“数据专家”,人人都是“文案高手”。他们是流行病学调查系统的“神经中枢”,他们也是指明病毒所在的“研判专家”,他们更是吹响疫情歼灭冲锋号的“司号员”,他们就是株洲市公安局流调专班综合组。

吹响“冲锋号”,组成“尖刀连”

1.jpg

利用专业手段支撑流调溯源工作。

“责重山岳,能者当之”。流调专班综合组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国保支队、特警支队、督察支队、禁毒办等单位民(辅)警组成,办公地点设在刑侦支队,承担着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和分析研判的参谋作用。工作任务包括持续监控、预警全市病毒扩散动态,过滤数以万计的轨迹、密接数据后下发调查,数据可视化并形成研判成果推送至卫健部门和对应县市区,为落实精准管控提供重要支撑。综合组的工作牵扯到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环,这就要求每一名组员既要熟悉流调工作全流程,又要善于处理海量数据,才能进行真实有效的分析研判,掌握防疫全局。

聚焦“一张网”,展开“一盘棋”

2.jpg

专班每晚召开流调工作碰头会。

疫情溯源和防控是一门科学,综合组组员们深谙此道,在疫情伊始就按照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提出的数据“一张网”、全市“一盘棋”的要求,联合市局科信支队着手构建疫情感染传播数据模型。模型通过吸纳海量数据,精准推算分析,最终形成了感染源、密接、次密接层次分明的全市新冠病毒传播链,一方面为病毒溯源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另一方面为分级隔离、划定疫情包围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每一个感染者都绘制了蜘蛛网般细密的接触网络和时间线,对每一个重点场所都认真识别出所有出入人员,对每一个次级密接都仔细分析其与感染者的接触程度。

没有“暂停键”,只有“加速键”

变异毒株“德尔塔”传播速度快、感染能力强,越早查明密接、次密接人员名单,越有利于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早扭转疫情防控态势。但新排查密接、次密接人数每天都成几何级数式骤增,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拨云见日地处理数据,将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分级隔离,进行医学监测,那么就扎不紧疫情防控“包围圈”,打不赢疫情防控“遭遇战”。

数据处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大量数据空白、数据重复、数据模糊的情况。综合组组员们不断尝试用计算机方法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在无法查明的,组员们轮番上阵用“笨办法”打电话询问情况。数据工作烦冗复杂,综合组组员一直是最后一批下班,综合组办公室永远有人值守。

3.jpg

组员喻韬的眼球布满了血丝。

组长朱瑛自疫情以来没有一天睡眠超过4小时,电话24小时不间断的响;组员刘质琦、崔永财一连五天都在电脑旁寸步不离,餐餐是泡面;组员喻韬每天凌晨3点才休息,高强度的数据工作让他的眼球布满了血丝……“危急关头显斗志,艰难困苦见精神”,综合组每一位组员都以防疫为己任,在抗疫斗争中“逢山敢于开路,逆水继续行舟”,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代的疫情数据情报整理分析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全市疫情防控包围圈的合拢。

8月10日,株洲市召开第二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稳中趋缓、持续向好”,取得了“六个没有一例”的战果;8月15日,株洲市全域恢复为低风险区,连续8天实现“零新增”,当天发布的第5号通告宣布株洲市进入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这是对流调工作的最大肯定,这也是流调专班综合组夜以继日奋战最好的成果。

这半个多月以来,流调专班综合组勇挑重任、争分夺秒,体现了背水一战的担当,展现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在下一步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市公安局流调专班不仅不会按下“暂停键”,还会按下助力复工复产、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快进键”,奋勇向前,交出一份抗疫的“满分”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邓午阳 张鹏

编辑:龙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