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10日讯(通讯员 凌显富)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他(她)们扎根基层、融入农村,努力为村里和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用爱心温暖民心,把满腔热忱投入到炎陵水口镇扶贫工作中,他(她)们披星戴月、夙夜在公,奉献了数年的青春与汗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足迹中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了一曲曲扶贫赞歌。
李虹:特色产业致富的“领头人”
株洲市工商联合会有一位选派来的干部李虹——担任水口镇协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破解产品滞销难题、引进培育产业项目、创新打造扶贫模式,驻村扶贫五年多来,李虹把协成事当自家事、把贫困群众当自家人,帮助当地百姓打造产业特色品牌,百姓们因此亲切地称呼她为“李大姐”。
李虹在迷迭香基地调研。
聚焦产业扶贫难点进行“靶向治疗”,帮助一百多名贫困户获得“造血”功能,改善协成村产业薄弱状况;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路子,探索“点状帮扶”“点面帮扶”的帮扶模式……李虹在协成创新打造产业,倾心帮扶产业,筑牢群众致富根基。
良好的自然生态、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协成村成为鱼的世界、鸟的天堂。然而,贫困也长期困扰着这片土地。
2015年,专家调研组在一项扶贫调研中就直指问题,诊断出协成村的“穷根”是——产业薄弱。组里道路狭窄、年轻劳动力匮乏、缺技术、缺资金……协成村的这几项“标签”,成为了这里发展产业面临的瓶颈。
李虹的目光首先聚焦当地迷迭香种植加工产业。迷迭香是当地主要香料品种,却长期因单家独户经营、种植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香料产业要做出点“名堂”,迫切需要好的品种、好的技术。
“贫困户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提供什么技术。”面对贫困户种植迷迭香技术管理水平低的顽疾,李虹心急如焚。她四处奔走邀请来了3位专家,组建了80多人的农业科技顾问团,累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
为解决迷迭香种植分散、效益偏低的问题,李虹带着驻村干部组建起合作社,吸纳1000多户农民“把指头握成拳头”,统一议价、商标、技术、营销,使迷迭香价格年年持续攀升,全村农民增收2000多元。
完成投资4800万元的冷水鱼养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800万元的循环农业扶贫目……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在协成村落地生根开花。
以“绣花功夫”办实事,李虹不仅给贫困户带去了实惠和温暖,也通过他们的成功在百姓身边种下了一批可学可鉴的“种子”,激励更多人通过双手改变命运,过上小康生活。
得知李虹驻村扶贫结束将要离开协成的消息后,这些“穷亲戚们”泪水涟涟。汤友发在满是错别字的感谢信中,给李虹写下了一份特殊的“鉴定”:“虹的帮助,让(我)无比感恩,我父子一定要努力实干,不再返贫,用富实(裕)向党报恩,让您的付出向党合格交卷……”
“扶贫,关键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不带感情叫‘完任务’,带着感情就是‘干事业’,咱捧出一颗真心,就能换回老百姓的一片真情。”李虹说。
李罗海:舍小家为大家
李罗海,是炎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是他驻村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他在水口镇白源村担任驻村队长,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也见证了白源村旧貌变新颜,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李罗海走访入户。
回顾驻村这五年,他完成了从“朝九晚五”的机关工作人员向“走村串户”驻村队长的转变,全身心投入扶贫一线,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好每一件事。驻村期间,其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每隔两个月都要去长沙进行治疗。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给李罗海一击重创,他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要好好干!”家人都全力支持他,这也是李罗海坚持到底的动力。他的爱人、孩子和父母都在县城,虽然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有时忙起来,他近一个月都没时间回家。李罗海自己也记不清有几次,因为太久没回家,爱人就带上孩子来村里看望他。往往一家人短暂一聚便要匆匆而别。因为聚少离多,在李罗海的手机里,这几年一家人一张像样的合照都找不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李罗海深知,只有熟悉掌握精准扶贫的一揽子政策,找准重点难点,因户施策,才能实现精准脱贫。“临山问樵,临水问渔”,常年行走在一线,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缺什么、愁什么,他心里有一盘细账。
如果攻不下来基础设施这一难关,村外的企业和资金进不来,村里的资源盘不活,任何事情都做不好。为帮助贫困村补齐发展“短板”,李罗海四处奔走,协调资金50万余元,完成了路灯修缮,机耕道开挖、新村委会修建、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去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白源村脱贫攻坚事业受到了巨大挑战,大量村民年后滞留家中,失去了收入来源。面对这种情况,李罗海心急如焚,与驻村工作队的其他同事及村支两委成员连续90余天奋战在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一线。之后,李罗海积极与户贫困户联系,发掘他们的一技之长,联系用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解决务工难题。如今,白源村已完成贫困户清零工作,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情况也有了较大改善。
胡志钢:把帮扶工作融入到意识中去
千千万万的驻村扶贫干部中,抹不去胡志钢的身影。搞扶贫,弄懂扶贫、读懂乡村是第一个考验。
胡志钢是2018年10月接手木湾村的驻村帮扶工作的,怎样才能把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这项工作和这份责任承担好,他脑中不断回放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场景。辗转反侧之后,他决定“用脚扶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要事情就是要了解扶贫政策、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
胡志钢指导村民嫁接黄桃。
于是到村之后,胡志钢就拜访了扶贫办、组织部、农村农业局、水口镇政府等部门,沟通交流扶贫工作政策和要求,并跑遍每个村民小组,熟悉掌握木湾村的人口、土地、山林、产业和经济等状况,对贫困户开展逐户走访,面对面与贫困户交流、了解情况,掌握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现状及帮扶措施,在对扶贫政策、扶贫村面貌、贫困户情况有了具体了解和掌握之后,驻村扶贫工作思路也逐渐清晰。
记得,与上一届工作队交接的当天傍晚,胡志钢进行了第一次入村走访。所经之处,小河伴路而行,两岸松杉高唱;村里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叼着烟斗的老农,逐虫而奔的小鸡,识图而归的鸭群……这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让胡志钢生出一种迫不及待想开展工作的冲动。
等真正开始工作了才发现,困难还是远比想象中的多。但胡志钢沉下心来,“勤动腿,多动嘴”,把帮扶对象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无论是冒雨帮村民收稻谷,还是在巡村的路上帮村民挑担子,再或者是帮村民嫁接黄桃、萘李、猕猴桃,甚至是专车送帮扶对象到县城看病就医等。“大家在有困难时,会想到我们,会把我们当成可以依靠的人。”
人都是有感情的,正是胡志钢几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恰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有今天的依依不舍和情真意切。胡志钢表示,在这段帮扶的工作中,自身收获良多,他不会因为现在不再专门从事帮扶工作而放弃帮扶行为,而是要真正把帮扶工作融入到意识中去。
近年来,水口镇政府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开展“七个一批、六大工程”和巩固脱贫“清零行动”,扎实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提升脱贫质量,强化扶贫数据动态管理,加强边缘户、监测户的摸底和排查,防止漏评返贫。及时跟踪驻村和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突出抓好工作、政策、责任“三个落实”。4个省级贫困村均已顺利退出,全镇贫困户479户1442人实现稳定脱贫。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下一步,水口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来源:红网
作者:凌显富
编辑:苏莉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