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22日讯(通讯员 魏天宇)黄莎,女,汉族,1968年9月16日出生,现年52岁,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现为株洲市公安局芦淞分局贺嘉土派出所行政内勤,二级警长,一级警督。
黄莎1989年毕业于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分配至株洲市公安局南区分局董家段派出所工作;1990年调入南区公安分局七一路派出所工作。她在芦淞公安分局基层所队从事内勤和社区服务工作时间长达32年,在这32年间,黄莎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工作纪律和原则,任劳任怨,32年的基层所队服务工作,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其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彰显了她对党和人民的忠贞不渝,得到了同事和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领导心中的“放心管家”
黄莎是贺嘉土派出所的行政内勤,在她看来,内勤就是一个单位的“管家”,事无巨细,她发挥自己细心、耐心的性格特点,使派出所的内务管理井井有条、规范有序。在派出所,她时时监督和管理水电使用情况,对所内浪费水电行为,提醒大家動俭节约;她反对浪费,倡议“空盘行动”,对派出所食堂内浪费粮食的行为,她会善意地对同事们指出。
2013年,黄莎发现派出所办公桌椅陈旧,急需更换,当时所里的办公经费紧张,购买一套桌椅需要一千多元钱。为了节约经费,她想出办法,跑到二手家具市场,挨家询问,与家具老板讨价还价,购买了既便宜又质量尚好的办公桌椅,使派出所的办公环境焕然一新。疫情期间,为了给冲锋在抗疫一线的派出所民警们提供最安全的防护保障,面对紧缺的疫情物资,她每天奔走在各大药店,一次次购买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使民警们安心投入防疫工作。历任支部班子都对黄莎竖起大拇指,称她是派出所的放心管家。
同事心中的“贴心大姐”
作为一名临近退休的女民警,黄莎一直把派出所的同事当成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对民警爱护有加、关心至极。2016年,贺嘉土派出所民警阳宏辉突发疾病脑溢血,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黄莎通过多方联系,把湘雅医院名医直接从长沙请到株洲中心医院,连夜给阳宏辉做开颅手术,因抢救及时,捡回了阳宏辉一条命,令民警和其家属感激万分。
为了让民警在派出所感受到家的温暖,让熬夜值班民警能饮食丰富、营养均衡,黄莎自学了营养膳食课程,精心计划每天的食堂伙食菜单,荤素合理搭配。平时在下班、过节之时,她还经常放弃休假时间,到食堂亲自动手帮同事做包子、饺子。她常说,食堂用餐环境要卫生,食材要选好,口味要大众喜欢。贺嘉土派出所的食堂伙食在芦淞分局小有名气,甚至连调离派出所的同事都想经常回所就餐。
群众心中的“美丽警花”
黄莎的父亲身患老年痴呆,女警柔情,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她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老人的生活不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工作岗位上,她也尽自己的能力关心辖区居民中的老弱病残群众。贺嘉土来园村90岁孤寡老人李富美,独自一人生活多年,经济拮据,黄莎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去看望老人,给其送去各种物质和精神安慰,已经坚持了10余年。
她还动员派出所的女民警都加入到关爱行动中,为老人购买了电视机、电冰箱,帮老人缴纳煤气费是她们经常做的事,老人住院,黄莎动员大家一起奉献爱心,帮老人出医药费等等。在疫情期间,她又带着派出所的警花姐妹们,上门送口罩、粮食等物质,为李富美提供各种生活便利。一次的关爱可能是一场形式,十余年的关爱却是一场仪式,这种漫长的关爱仪式感动了群众,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贺嘉土派出所妇女小组因此被市公安局评为“株洲市公安局先进妇女小组”。
犯罪分子眼中的“铁面包公”
看似文文弱弱的内勤女警,关键时刻勇显身手,巾帼不让须眉。受到家庭的影响,黄莎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无论何时何地,她骨子里都有一股正能量,每次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只要她在场,就必然会为百姓伸张正义。
2003年一个夏天傍晚,黄莎下班乘坐5路公交车回家途中,在车上发现有一伙嫌疑人正在对一女子行窃。她见嫌疑人得手后,立即冲上前,当场一脚把嫌疑人踩倒在地,把其控制在公交车发动机机盖上。这时,黄莎又发现行窃老扒手“董宝”正在望风,她严厉训斥道:“董宝,你敢跑?”随后,黄莎借公交车上群众的力量,一起将公交车上的三个盗窃嫌疑人全部抓获。32年间,黄莎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株洲市妇联评为“巾帼卫士”。
32年警龄、21年党龄,黄莎把一生的事业倾注在公安基层内勤岗位上。如今她芳华依旧,初心不改,依然像一颗螺丝钉,钉立在基层公安派出所最需要她的地方。
来源:红网
作者:魏天宇
编辑:龙琦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