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茶陵战贫
2020-07-24 15:31:24 字号:

茶陵战贫

茶陵,不平凡。

90多年前,茶陵洣水河畔的隆隆炮响,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如今,脱贫攻坚正处在决战决胜之时。历史正在走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国就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走到这个历史关键节点,茶陵提交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2014年至2017年,茶陵县已脱贫16902户66392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8%。2018年8月6日,茶陵县脱贫摘帽!

数据无言,但诉说着山乡巨变;时间为证,见证着茶陵脱贫之路。

“三年脱贫,三年巩固”……6年来,茶陵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精准方略,坚持苦干实干,在罗霄山深处书写脱贫攻坚的新时代答卷。

党群合力脱贫攻坚斩“穷魔”

“茶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当年,茶陵5万多人为了建立新中国付出了生命……”伴随着讲解员的声音,走进位于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仿佛走进那烽火连天的岁月。

罗霄山深处,镌刻着茶陵革命老区的历史荣光。然而,这里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属于湘赣连片特困地区。

全县65万人口,经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388户65266人,贫困村68个。

如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该县坚持抓好党建促脱贫,党员干部们带领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

7月20日,茶陵县火田镇大龙度假山庄生意红火,贫困户吴根喜也忙得不亦乐乎。

“山庄开业三年来,我既当服务员又能销售自家的蔬菜给山庄,赚两份钱,心里美滋滋的。”吴根喜说起这两年来生活的巨变,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大龙村,像吴根喜那样守着大山过日子的贫困户有76户296人。大龙村党支部通过发展种养业、生态旅游,让百余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这是茶陵县强化基层党组织助推脱贫的一个缩影。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大龙村村支书彭年春说,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党支部带动产业发展,对贫困户变“输血”为“造血”,才能实现长久脱贫。

盛夏时节,骄阳穿过浓密的竹林,映照在腰潞镇马加庄村贫困户们家门前的标志标牌上。牌子简单,含义却特殊,上面记载着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帮扶干部姓名、责任单位名称和联系电话、具体帮扶措施等。

类似这样的标志标牌,茶陵全县共有17388块,它们见证了一段攻坚岁月。

为了强化贫困户身边的基层堡垒,近年来,茶陵县通过实施“党建促脱贫八个一”活动,即强一个村级班子、联一名县级领导、驻一支工作队伍、进一批后盾单位、帮一些困难群众、扶一项特色产业、定一套考核办法、育一群致富能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茶陵县构建“领导带头、单位联村、驻村帮扶、干部结对、强基固本”的帮扶机制。每个县级领导“三联三包”联系2至3个贫困村,省市县(区)共选派70支工作队进驻该县的贫困村,任命68名贫困村“第一书记”;4000多名县乡机关干部按照“一帮一”“一帮多”模式,与贫困户“结穷亲”,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找对产业路子精准施策拔“穷根”

7月20日,在茶陵县腰潞镇潞理村,连片的香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2016年,潞理村成立了茶陵县潞理西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村里70多户贫困户成为股东。该合作社以“集体+农户+贫困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培育了1100亩香芋、300亩烤烟、30亩养鱼产业基地。

经过发展,如今西华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当地400余人的劳动就业问题,还累计为贫困户分红32万元。并将香芋产业覆盖周边4个乡镇8个村,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潞理村是茶陵县推进产业扶贫的缩影。近年来,该县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社会参与”机制,运用“大统筹、大整合、大倾斜”大扶贫思路,精准实施脱贫攻坚项目,激活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

白沙村位于茶陵县界首镇东部,受自然条件约束,经济落后发展缓慢。

“产业选对头,脱贫才有奔头。扶贫政策给力,关键是找对路子、找准产业。”白沙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罗田喜说,经过反复论证,当地决定把种植食用菌作为发展扶贫产业的突破口。

产业接地气。食用菌天然喜欢冷凉气候,茶陵山区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水质也好……关键是如何把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如何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茶陵精心布下产业扶贫这盘棋:在村里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引入龙头企业嘉鑫种植公司,推出“公司+农户”模式,基地统一建棚、品种、制袋、技术、品牌、销售,分户栽培管理。

“村民务工生产、按劳取酬,专家坐镇指导、技术推动,公司跟踪管理、统一经营,加上县里打造区域品牌,带着大伙闯市场,白沙食用菌优质高产、市场紧俏。”罗田喜说。

如今,白沙村大力发展产业的脱贫路子越走越宽。除了黑木耳产业,村里还建设了100kw的光伏发电站,并支持能人养殖黄牛,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特色产业全覆盖。去年,该村产出干黑木耳近万斤,收入36万元,带动了村里100户、437人脱贫增收。

目前,茶陵县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旅游休闲产业,打造“一叶两茶”、南竹加工、特色水果、时鲜蔬菜种植和黄牛、生猪养殖八大基地,利用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户16915户61264人实现人均年增收1558元;45个贫困村自建光伏电站、23个贫困村向外地委托代建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结算电费651万元,受益贫困对象810户2835人。

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

“养鸡下蛋又卖钱,摘了帽子盖洋楼。”这句话讲的就是茶陵县严塘镇猷竹村的“养鸡状元”谭新华。

穷的时候,他靠自己的双手勤劳奋斗;富起来了,他想着怎样带着大家一起富。

短短几年时间,谭新华从一名贫困户到村里的致富能手,再到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领头羊”,他的“华丽转身”,让其他贫困户燃起了致富的希望。

2000年,在广东打工的谭新华因腰酸背痛做不了事,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患上了肾积水,左肾比右肾大了一半,丧失了劳动能力。而就在当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

沉重的打击让谭新华一度心灰意冷。2014年,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虽然有国家的帮扶,但要富起来还得靠自己。”谭新华不甘于落后,通过养鸡,实现了脱贫致富,并被评为株洲市“脱贫之星”。

“帮扶不是简单给钱给物,而应注重可持续性,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长期受益。”茶陵县扶贫办主任谭永军说。

脱贫后,如何持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他们稳定致富,成了茶陵县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要攻克的难点。

今年来,茶陵县通过在贫困户家门口建起扶贫车间、公益岗位托底贫困人口就业、多措并举畅通就业渠道等方式,并利用统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资源,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确保每个家庭都有人掌握技能脱贫致富。

“以前吃了没有技能的亏,参加培训班后,我把养鸭场搞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7月21日,茶陵县湖口镇村民段志飘聊起了他的“脱贫经”。

段志飘因病致贫。2018年,他一家六口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出大山,在镇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家落户,并在当地政府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搞养殖,摘掉了穷帽子。

“虽然脱贫摘帽了,但离致富还有距离,平时打零工、养鸡鸭勉强维持温饱。”段志飘说,听说县里举办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养殖技能培训班,他立即报名参加。

据了解,近年来,茶陵县不断研究探索帮扶新举措,扎实有效推进精准帮扶工作。通过送岗位信息到户、送公益岗位到人、送务工人员到厂、送扶贫车间到村等多种方式推动贫困户就业,激发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让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目前,茶陵全县已累计有2.7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村货进城做好巩固脱贫“后半篇文章”

5月28日上午11时30分,在“芒果扶贫云超市”,一场主题为“飘香茶陵 闻茗之都”的直播活动,在茶陵县云阳山森林公园开场。

茶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现场组成“农货品鉴团”,开启“吃播”带货模式,向网友推荐茶陵红茶、牛肉、伏蒜、茶油、藤茶等地道农货。

直播开启30分钟,就吸引了100万人观看,点赞数达500万次,销售额达140万。茶陵红茶、口味牛肉、茶油等农产品一上架就被秒售一空。

脱贫摘帽只是茶陵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在这块红色土地上集聚;新的活力,在这块红色土地涌现。

近日,茶陵县乡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谭青兰念念不忘的“电商仓储中转仓及物流配送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她的电商扶贫产业迎来新机遇。

2016年底,谭青兰和朋友创建了株洲企云电商传媒有限公司,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

舲舫乡贫困户何伟元成了谭青兰第一个帮助对象。虽然何伟元做的腌制菜在当地备受欢迎,但销路仅限本地,销量不高。谭青兰听说后,通过电商平台帮她销售,第一年线上毛收入达8万多元。

随着茶陵县加大电商的培育和“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建设,山货网上走俏,物流进村,谭青兰又增开了“乡村通”电商公司,对接近10位贫困个体户和10余个涉贫困户合作社、公司,上门拿货、线下配送,让她的电商产业越做越大。

谭青兰只是茶陵电商的一个代表。自2017年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茶陵县已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98个村镇电商服务站点,打通了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破产品流通信息壁垒,实现“工业品(消费品)下行”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让贫困村搭上电商“快车”。

“如今,县内有电商企业145家,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1321人。”茶陵县商务和粮食局副局长于江艳介绍,去年该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中期绩效评价为优秀,名列全省第三名。

在茶陵县消费扶贫产品服务中心,展厅内摆满了农产品,既有“茶陵三宝”,还有马齿苋、红薯干等,游客们正精心地挑选着,该中心免费提供邮寄服务,获得游客点赞。

这个新成立的中心,深耕“线上线下”扶贫产品销售,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和产品溯源体系,打造区域品牌,让茶陵的扶贫产品“抱团”上市,形成良好口碑,销路更广。

据介绍,随着社会扶贫联盟、消费扶贫产品服务中心等建立,茶陵汇聚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扶贫力量,进一步提高脱贫后的“抵抗力”。

2020年,茶陵县将实现贫困人口清零,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县上下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精准方略、落实“四个不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新时代的绚丽篇章。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戴鹏 唐丽辉 陈启浪 曾孝

编辑:苏莉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