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炽烈的阳光伴着微风普照在西藏山南大地,由湖南和山南共同举办的2020雅砻文化旅游节,让雪域高原沸腾了起来。
△2020雅砻文化旅游节现场。
热情好客的山南人民,沏着他们钟爱的酥油茶,喝着他们香醇的青稞酒 ,跳着他们迷人的卓舞,热烈庆祝这个盛大的传统节日。
节会上,一段5分钟的短片——《最美的答卷》,却让全场观众为之哽咽、为之泪目、为之震撼。
“爸爸去世,我不在家。”
“去年母亲做手术,我不知道。”
“老师名字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他读二年级……”
……
镜头里,湖南第九批援藏队员在一张“答卷”面前,提笔难书,泣不成声。
就是这样的揭秘画面,让全场所有观众为之动容。观潮君注意到,出席开幕式的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在观看短片时,几度热泪盈眶,掩情拭泪。
△省委副书记乌兰为之落泪。
是啊,带着组织的重托,迎着山南人民的热盼,他们远赴雪域高原,明知艰难困苦也毅然决然、无怨无悔;他们宁愿愧对亲人,也要无愧于祖国援藏稳藏兴藏的大业!这样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怎能不让人动容?
这只是雅砻文化节上的一个花絮。
事实上,从入藏那天起,一年多来,湖南第九批援藏队从开局就布局,从起跑就奔跑,在产业发展、民生投入、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团结上,交出了一份“最美的答卷”。
观潮君深深感到,敢于吃不一样的苦,勇于挑最重的担,善于解最困扰的难,还要把这样的清苦与别离嚼成甘甜,这不就是“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和湖湘文化精神的真实叠加么?他们,无愧于毛主席家乡的援藏铁军!
△雅鲁藏布江沿线风景。
产业建设
从“输血”到“造血”
在雪域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缺的不仅仅是氧气。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花费比内地多一倍甚至几倍的人力物力财力。
先来看一个曲折的养蜂故事
从藏族同胞担心蜜蜂吃花影响农作物,将蜜蜂的自然繁衍过程看成杀生,到以科普知识传授给蜂农孩子来打消误解,再到蜂农由零增加到12户,20箱增长到1500箱……“最美支边人”伍国强先后5次短期援藏,让贡嘎县的高原优质蜂蜜卖脱销。
以此为基础,长沙援藏队在羊卓雍措湖畔建设“巅峰贡蜜”养蜂基地,自建蜂蜜生产加工线,打造蜂旅融合产业,如今已完成投资1120万元,今年有望带动50户农户增收致富。
△桑日县葡萄基地,藏民们在修剪葡萄枝叶。
再如,株洲援藏队引进企业打造西藏绿之源农业基地
在扎囊县的戈壁滩上种植有机蔬菜,驯化品种大面积种植,已经接到了欧洲的订单;岳阳援藏队通过8年探索试验,改良土壤肥力,在桑日县的高海拔沙漠地带成功露天种植葡萄,建造的葡萄酒庄投产后可年产红酒10万瓶、产值5000万元。
援藏第九棒,怎么接力?入藏伊始,湖南第九批援藏队就树立良好的政绩观,牢牢接过第八批援藏队在建项目,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接棒奔跑,再攀高峰。
晏子青稞项目作为第八批援藏队引进项目,湖南援藏队正指导进行二期扩建,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年产值已经达到2000万元,帮助安排就业60余人。
产业建设上,湖南援藏队以产业立市,走出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路子。
如隆子县藏香猪项目,湖南援藏队与湖南建工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经过多轮实地考察、反复洽谈、仔细推敲,将在隆子县投资约3.5亿元、新建年出栏3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藏最大的藏香猪生产基地。而该项目从洽谈到动工建设,也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
这一年来,湖南援藏队坚持以招商论实力,以产业论英雄,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支持企业扩大经营,扎实开展产业招商,三一集团、湖南建工集团、湘江集团、湖南鲲鹏集团等40余家企业进藏考察,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11个,总投资19亿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即将落地的9个,正在洽谈并达成初步意向的10个,项目百花齐放,建设正酣。
△李毅萍为十八军老共产党员87岁的索朗平措免费进行BPS全口义齿修复。
改善民生
湖南与山南“心连心”
在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山南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实际问题,成了每位援藏队员为之奔波不息的动力源泉。
一则电视报道,让援藏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口腔专家李毅萍不辞奔波,为十八军老共产党员87岁的索朗平措免费进行BPS全口义齿修复。
触摸光明,本是12岁的扎西央宗遥不可及的梦,2019年的冬天,这个梦成了现实。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右眼眼角膜移植后,她重见光明。
△山南市藏医医院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院包科”签约仪式。
西藏高寒缺氧,包虫病流行。今年5月11日,南华大学附一医院牵手山南藏医医院,以“院包科”的形式开展包虫病早期防治。
今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湖南省第九批援藏队医技人员提前结束休假,优先筛选重症医学、院感、影像等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第一批进藏人员,制定分批返岗西藏计划,书写了湖南与西藏心连心的坚定情谊。
观潮君了解到,一年多来,医疗援藏队员重点攻克包虫病早期防治、先心病救治、口腔疾病防治3种疾病防治难题,协调省内4所一流医院采取“以院包科”模式结对帮扶山南市藏医医院。
目前,湖南医疗援藏队正紧紧围绕“一联盟、两基地、三提升”工作目标,抓好组团式医疗援藏,着力建立藏医药专科联盟,建设藏医药生产研发基地和康养基地,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技术能力和临床科研实力,造福山南百姓。
△援藏队和山南市三小学生“大手拉小手、一起往前走”牵手结对活动。
教育援藏上,今年6月12日,全国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湖南省教育援藏“三全”模式纪实》视频短片在会上展示,是中部唯一展示经验的省份。
数据显示,湖南第九批援藏队对口支援的6所学校46名援藏教师共结对本地年青教师90人,带教指导614次,上示范课134次。实施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为受援地学校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湖南援藏队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组织部协调近20个公务员岗位定向西藏高校毕业生招录,协调省人社厅等部门调剂40个事业单位编制面向西藏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定向招录、专场招聘,目前已有15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赴湖南上岗就业;协调省国资委和长沙、株洲、常德、岳阳市遴选78家企业提供了2358个岗位;率先在长沙市宁乡经开区建立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每年可安排150名毕业生来湘就业创业。
山南景色很美,现在乡村也更美了。湖南将打造美丽乡村的先进经验带到山南,作为试点村(乡),在近5000万元的援藏资金投入下,贡嘎刘琼村、扎囊洛村、桑日塔木村、隆子玉麦乡和扎日乡一步步勾勒出美丽新面貌。
观潮君了解到,湖南援藏队实施“五个一批”惠民工程,安排援藏资金1.3亿元,在湖南对口支援的4县建设一批安全饮水工程、投运一批生活垃圾清运设施、改造一批薄弱医疗教育机构、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落、改善一批便民利民公共设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一批安全饮水工程已竣工。
队伍建设
援藏湘军“把苦嚼成甜”
只有到过西藏,才能切身体会高原反应的残酷。山南平均海拔35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50%,紫外线强度却是内地40倍,这里山高水长、沟深路险、多处大雪封山,在这里开展工作比想象中的更艰难。
援藏,“苦”是萦绕不断的。除开自然条件的艰苦 ,湖南援藏队开展援藏工作任务繁重,以至于援藏队员常常身兼数职,“白加黑”“5+2”成为工作常态。更要接受辞别亲友、远离故乡的寂寞孤独。
用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扎根雅砻大地,成为每位援藏队员心照不宣的共识。
因工作紧张繁忙,湖南省文旅厅援藏队员梁金华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第八批医疗援藏队员邓吕红因放不下在医院的病人,主动申请延长援藏时间,因爱人也参加了第八批医疗援疆工作队,两个儿子只能交给亲戚照顾;
常德市援藏干部孙彬彬是家中独子,因为在隆子县分管城市建设任务繁重,即使母亲身患癌症,妻子二胎临盆的关键时期,依然坚持援藏工作纪律要求,没有请假回乡尽孝陪伴……
援藏队员没有被艰苦环境吓倒,真正把苦嚼出了甜的味道,在他们身上,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湖南第九批援藏队驻地,观潮君感受到了“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的团结氛围。
业余时间,阅读、书法、摄影、台球等兴趣小组活动持续不断;
节假日有空,队员们三五一起共同下厨;
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队员生日等个人重要节期,援藏队工会通过集体过节(生日)、相互陪伴等方式共同庆祝……
这是一方生活和精神共同的家园。
△长沙援藏队组建“长贡之子”乐队,丰富援藏生活。
在山南,铸就了一支湖南的援藏铁军,工作中,他们勇于踢开“绊脚石”、赶走“拦路虎”、打破“思想藩篱”,用一颗颗援藏稳藏的赤子之心,破解那些困扰当地百姓千百年的苦与难,书写出西藏山南遍地开花的华美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9月1日,湖南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省委书记杜家毫强调,要切实担当对口支援的重大政治责任,继续坚持过去援藏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进一步提升对口支援山南的广度、深度、力度,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观潮君相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援藏湘军定将在援藏工作上展现新的作为与刚强。正如湖南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山南市委副书记吴巨培所言,湖南援藏队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畏艰难、不负众望,继续扎根雅砻大地,全力打造一支无愧于毛主席家乡的援藏铁军。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廖浩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