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9月2日讯(通讯员 张媛 肖斌 龙静)古桑洲,一个几乎成为株洲天元区渔民代名词的地方。渔民如何上岸,一直为天元区所关注。如今,由于鱼类锐减,古桑洲社区渔民出船捕鱼的“路途”,已越来越远,远至航电枢纽。捕鱼的成本,也因此越来越高。
由于付出与所得的差距,让古桑洲社区渔民上岸的呼声,也日趋浓烈。但上岸了,他们又能干些什么呢?
幸好,希望就在转角处——目前,古桑洲社区即将创建田园社区,改善洲上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社区居民致富。
尽管,渔民转型的路上不一定很顺利,但只要上路了,转角的希望也就会在不远的前方。
转型——再见“江湖”
一辈子,都献给了湘江。上岸后,反而不习惯了。67岁的郑利群,是诸多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们的缩影。
郑利群是马家河街道古桑洲社区渔民。他家有两条渔船,儿子郑湘泉也从事这份工作。
郑利群说,这些年,眼见着鱼类资源越来越少,捕鱼根本赚不到钱。
出船一趟,能收获的鱼少的时候不到10斤。即使收获不小,郑利群依然高兴不起来。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把鱼卖掉压根就不够燃油的消耗。”此外,还有渔网的磨损、他和他儿子的人工费用等,“不划算”。
儿子郑湘泉30多年的光景,工作和生活也大都在船上。
“平时捕鱼,闲暇也在船上织织渔网。”郑湘泉坦承,自己现在要上岸的话,已不习惯了——掌握不了岸上人的谋生技能。的确,郑湘泉的人生自信来自这条流淌的江水。到了岸上,他会觉得不“畅快”,但总归要讨生活,“上交渔船以后,我在社区做保洁,一个月也有1500多元的收入,虽然不多,总归是有盼头。”
不仅是郑湘泉,古桑洲社区有69户渔民,60岁以下的渔民占三分之二。渔民上岸,如何成功转型,如何让社区居民齐头并进奔小康?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盼——打造田园“梦”
不捕鱼,古桑洲上的居民还可以做什么?
其实,古桑洲的得名,意在“桑”字。洲上除了房屋和道路,560亩的陆地面积,大部分都种植桑树,很多居民家都种桑养蚕。
“古桑洲养蚕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1388年。江西吉水人罗政斋举家来到这个小岛,捕鱼养蚕,繁衍生息。”古桑洲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满元细数着洲上人文历史。在洲头,还有一株400多年的古樟树,历经沧桑,虽树心腐朽,但依然枝繁叶茂,默默守护着岳麓书院院长罗典之父罗瑶的墓。
这些都是古桑洲社区创建田园社区的“法宝”。刘满元很兴奋。
2017年,马家河街道为洲上的居民免费发放桑树苗。“以前洲上种植的桑树主要用来养蚕,结出来的桑葚果又涩又小。免费发放的桑树苗不仅可以兼顾养蚕还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桑葚果,吸引不少游客到洲上来旅游。”刘满元说。
据天元区文旅广体局统计,2019年“五一”期间,日上洲的游客达到3000多人,洲上的农家乐从一家开到了20多家,沉寂的小洲突然就热闹起来。
“有点猝不及防!”刘满元说,也凸显了不少问题。
洲上唯一的一条水泥主干道,3公里多长,1.2米宽,人一多,就堵了;洲上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游客体验感比较差;这里大部分渔民都住着陈旧的小院落,村容村貌还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
为了发展旅游业,带动“上岸”渔民再就业,马家河街道将古桑洲社区作为田园社区打造,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依托乡土文化、自然基底和田园生态,从基础设施、建筑形态、公共服务、居民生活、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及社区管理等方面,将古桑洲社区塑造成为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型农村社区,吸引更多人来。
刘满元介绍,古桑洲社区下一步还将考虑围绕桑蚕文化等主题进行产业开发,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村集体收入,让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无论哪种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居民生活宜居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张媛 肖斌 龙静
编辑:曹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