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研究
2020-07-08 09:35:56 字号: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德为树人之本,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如何创新开展,应当是高职院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的问题和特性

新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融贯通、多元价值共同存在的时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面临着复杂的外部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面临着新的特性。

1、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强。思政课一直以来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抬头率”不高、互动性不强、渗透力较差现象,往往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人到心不到,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考评要求。甚至出现“学生听着犯困,教师教得乏力”,思政课往往被其他教师嘲讽为“水课”、“催眠课”。有的学校本身也对思政课存在错误认识,往往在教学考评时放松要求,以致形成了高职院校内的思政课流于形式。

2、思政课老师钻研教学业务积极性不高。思政课的老师由于自身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自身的理论素养不深厚,主动钻研教学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完全就是灌输式教学,缺乏专业课的实用性和兴趣性,本着应付式教学的态度,形成了恶性循环,加剧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每况愈下。甚至有的院校完全把这门课当成了副课,在安排教师时,不是本专业的也敢上台讲课,更加导致了思政课的授课水平和能力达不到教学要求。

3、思政课教学方式和对教师要求高。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高度的政治自觉,教师自身的政治觉悟高低、理论素养的深浅,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多种价值观共存的外部复杂环境下,思政课教师必须有敢于担当的勇气、直面现实的胆魄、为人师表的品行和解疑释惑的能力与经验,唯有如此,方能担当起引领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正道前行的责任。

4、思政课教学停留在“虚”“旧”“说”上。不同于其他专业课,思政课的教学大多数停留在授课内容空泛、言之无物上,讲理想信念习惯于照本宣科,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于名词解释,讲传统文化和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就陈词滥调上;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单一,采取的教学方式总是“我说你听”,既没有运用视频、音频,也没有使用“真人秀”,形式老套、内容陈腐,完全没有运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手段,很少运用PPT教学,更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教学的互动性较差,教学双方都没有交集。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思政课教学效果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1、思政课教师政治站位普遍不高,难以把控思政教学的制高点。当前某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政治觉悟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不强的现象,对党和国家大事不关心,“四个意识”缺乏,“四个自信”淡薄,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了解不深、一知半解,主要原因是他们平常不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对政治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还有一些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端正,对中国国情、省情、市情不熟悉,缺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有一些思政教师本身就是其他专业转任为思政课教师,自身就不热爱思政课的教学,有的还是民主党派,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这样一些思政课教师,怎么能够担负起在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重担?教师应当是学生求知成才的榜样,是青年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师益友,理当成为青年学生的楷模。教师还应当是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的标杆,思政课教师更加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学术修养和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这样才能牢牢把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2、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水准整体不高,难以在学术上形成权威。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准和教研能力有待提升,很多思政教师不是思政专业毕业,没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有的思政教师是其他专业转任过来的“临时教师”,教务部门在考虑思政课教师时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思政课就是一门“万金油”课,哪个都能上台就讲。据了解,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发展到请一些未毕业的学生代课,这是极不严肃的行为。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思政课教师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他们虽然具备思政理论水平,但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外请客座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师,偶尔为之尚可,长期由外请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师就明显不妥,因为他们缺乏与学生的深入了解,缺乏对校情和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和掌握,教学效果同样不佳。因为种种不适合思政教学教师等现象的存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始终难以提起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学术权威也荡然无存。

3、思政课教学创新乏力,难以在教学相长上取得理想效果。从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查情况得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陈腐,除了讲授式教学就没有采取过其他形式;另有50%的学生反映,思政课教学内容枯燥,他们认为课件引入案例式教学太少,缺乏鲜活性;有45%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不能紧跟时代步伐,满足于课堂教学,应该开展一些体验式、结构化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利用好新媒体、自媒体等微信、快播、斗音等线上工具开展思政教学的创新。确实如此,思政课教师那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的需要。为此,思政教师要紧扣时代脉搏,做当代大学生知识传播、思想交流的主持人,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第一时间帮助大学生解决疑点、难点和盲点问题;要坚持阵地引领,做微信、微博、短视频新媒体的引领者,牢牢把控网络育人阵地的主动权,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

三、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效果的对策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政教师政治站位。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积极武装,在实际中自觉践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武装头脑、占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地;其次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自觉提高政治觉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积极主动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思政教师示范效应。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教师如果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二者割裂开来,成为单向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致使教书失去育人的功能,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自觉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思政教师特别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赢得学生的尊敬,要成为良好道德品格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3、加强教学创新,提高思政教学效果和水平。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思路。思政课的教育创新如何实现全方位育人、如何设置课程、如何让专业与社会相融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这些问题都需要思政教师更加深入的思考。学校要遵从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认真研究思政教育的特点、方法和技巧;既要认真注重国性,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要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教训;既要有相对统一的强化标准和要求,又要对不同专业类型学生实行分类教育、区别对待,严防形式主义、走过场。同时要紧扣时代特征,借助和运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教育。

4、加强制度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习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思政课的效果。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才能越办越好。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制度建设层面努力:一是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确保思政教学效果;二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保护好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和应有的待遇;三是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四是要建立一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基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广泛调研,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进一步激发立足三尺讲台、培育时代新人的内生动力,化思想自觉为行动自觉。

(文/文雅,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教师)

来源: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作者:文雅

编辑:曹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