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株洲恺德4名“白衣战士”成湖北鄂州市荣誉市民
2020-03-20 13:22:29 字号:

株洲恺德4名“白衣战士”成湖北鄂州市荣誉市民

红网时刻株洲3月20日讯(通讯员 黎婕妤)3月18日,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余强、易芬芳、肖咪咪、王晓楠四人被授予湖北鄂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11·.jpg

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副总裁、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董事长孙建和余强、易芬芳、肖咪咪、王晓楠合影。

自2月15日起,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援鄂四人医疗队已在湖北鄂州驰援30余天,目前,他们仍坚守在湖北鄂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这三十多天他们与鄂州市民同奋斗,与病魔作斗争,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余强:“炎症风暴”带来了惊心动魄

2月19日,余强进入湖北省鄂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直到3月19日,他都在这个湖北鄂州市重症患者最集中的战场,他和队友们每天都在和死神“抢人”,每天都是精神高度集中地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天最害怕的是病魔不留时间和机会。

`1.jpg

余强在病房查看患者治疗数据。

最令他感到惊心动魄的是一名81岁的患者。2月底,重症监护室转来了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呼吸衰竭,血压高达220/110mmHg的81岁患者,此时,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病人需要,需要气管插管。实施气管插管时,患者暴露声门瞬间也会喷射出大量病毒气溶胶,这是新冠肺炎患者抢救最危险的操作,重症监护室的队友们克服害怕、稳定操作,插管成功!配合着药物等治疗的调整,该患者病情稳定了几天,各项体征符合拔管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后,老人成功拔管。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拔管后第三天,老人生命体征监测迅速出现变化,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快速变白,呼吸急促,生命体征迅速恶化,他再一次出现了“炎症风暴”。一场持续惊心动魄的阻击战打响,再一次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血滤机、肺复张、药物调整······这场“战斗”持续了七十二小时,余强和同事们“接力赛”般守护这位患者,让人欣慰的是七十二小时后,患者肺、肝、肾、心肌酶等各项检查参数有了好转!

“每天都在这样惊心动魄、悲喜交加中度过,脑中想的都是要坚持,不放弃。”余强说。脸上的汗是咸的,下班衣服是湿透的,手指是被挤压得麻木僵硬,曾经还因为心理压力大出现腹泻等身体不适,这些他在每天和家人的报平安视频中简短略过了。

现在的他,依旧在重症监护室战斗!最大的心愿是患者康复出院!一切恢复如常后,他带上家人好好来看看这个自己战斗过又充满人情味的城市。

易芬芳:恺德精神是勇敢向前 一心只想做到更好

水印时刻竖0514.jpg

易芬芳在病房陪护患者。

易芬芳告别家人,逆行来到鄂州已经一个多月了,从大雪纷飞到春意盎然,疫情防控也如天气一般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在这其中的她感触颇多:

我来这后,经过短暂休整,就开始紧张的工作,日常工作需要穿上3层防护服,带上3双手套,长筒雨靴,带上护目镜,来到病房,经常不到一小时秋衣秋裤就湿了,护目镜也花了,每项工作都变得异常缓慢,交流起来也困难,语言不通我们就放满语速,再加肢体动作,再或者用文字表达。住院的患者都没有陪人,很多的患者暂时只能卧床,日常生活需要我们来帮助,鼓励患者要有信心。看到患者出院,真的很开心,会详细介绍出院注意事项,有事随时联系我们。因为特殊时期,在病房我们还要扮演卫生员的角色,大到打包一袋袋大垃圾,小到收拾病房的垃圾桶,总之我们都在尽力创造好的病房环境,使病人住院环境改善。

我进入重症监护室后,鄂州气温平均有18度,病房内没有空调,我们穿着三层防护服在病房内奔忙,每天护目镜里的汗水都可以“养鱼”,全身汗透;在这样环境下,所有人都没有退缩,都在想办法怎样做的更好,这是白衣精神的诠释,更是恺德精神的体现,我将牢记初心与使命,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肖咪咪:糟糕的日子熬过去了,剩下的就都会是好运!

2月19日刚进入湖北鄂州中心医院病房的肖咪咪,有点紧张,有点害怕和茫然,但她没让这种状态持续很久,因为前有患者要照顾,后有大家庭里暖心的老师们每天问候,加上家人的支持,是她每天的动力。

2``.jpg

肖咪咪检查患者吊水情况。

原本爱苗条的她现在每天让自己多吃,吃得均衡营养,休息时还在房间锻炼增强体能,“现在逐渐适应了每天的工作,对体力仍是一大挑战,我要好好照顾自己身体,才能更好作战!”肖咪咪说。

每天都“笑咪咪”的她,在3月4日进入重症监护室支援下班后,她忍不住哭了。“我之前没有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经验,第一天就独立管理一两个患者,我没有胆怯;只是上班因为防护服憋得我感觉快缺氧了,头晕,快下班时战友们体贴我难受都让我先换下防护服。会哭,一是感动,二是自己怕给恺德丢脸。”肖咪咪说。

正因为这次的疫情,肖咪咪懂得人生最贵的是自由,能够自由的呼吸、自由的去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开心心的活着,所以她援鄂的每一天里最欣慰的是每天看到病人在减少,由重症转为轻症!

王晓楠:我们不孤单, 所有人都是“战疫人”

日前,王晓楠发来了她的满月日记:

驰援鄂州,我们四人组已经满月了。从当初的跃跃欲试,到初来乍到时的胆战心惊,直到现在,虽然疲惫,却已是游刃有余。身边的酒店工作人员、接送司机、鄂州的护士战友们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不孤单,大家都是“战疫人”。

51.jpg

王晓楠为患者换药。

刚到鄂州的那天,鹅毛大雪,负责接待我们的长城V酒店对我们也是关怀备至。我们工作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没有规整的休息,那就代表着酒店里的员工也跟随着我们的休息时间。夜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为下班的同事准备热乎的饭菜。“你们在帮我鄂州,我们一定要做好你们的后勤,和你们比,我们这算不了什么。”酒店阿姨和食堂厨师们总这么回答的。

上夜班时,鄂州本地的护士和我说:“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把你们盼来了,之前的日子太苦。但是你们来了,又觉得对不起你们;撇家舍业的来我们这,太难为人了。”谁的家不是家呢,本地的护士都是撇家舍业的奋斗在一线。

我们每天上下班都会有司机接送。夜晚的班特殊一些,因为交班的缘故,可能要凌晨一点三十分和四点三十分才能下班。司机师傅为了让我们能尽早的回酒店休息,来了三个人就跑一趟把我们送回家。“快休息,你们辛苦了,鄂州人民都谢谢你们。”他们说。我们也笑着回应师傅“你们也辛苦,半夜还要送我们。”“应该的、应该的。”司机师傅的回答,总会让我们觉得心里很温暖。

没有一次远行是这么的想念父母,没有一次救治是这么的惊心动魄。我们不仅是医护人员,我们也是儿女,是妻子丈夫,是父亲母亲。这一次,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家的重要性。

我只希望患者清零,大家过一个完美的五一!

来源:红网

作者:黎婕妤

编辑:颜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