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信息化助农行动|天元区:城乡互联 农商互通 打通农产品滞销的“最后一公里”
2020-03-15 10:21:29 字号:

红网时刻株洲3月14日讯(通讯员 张媛 刘鑫 肖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农产品存在滞销问题。一边,农户的菜烂在地里,家禽等农产品卖不出去,干着急;一边,巧妇抡起锅铲,绞尽脑汁想让餐桌丰富起来。

如何打通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的最后一公里?天元区多措并举,打通供需渠道,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力度,实现城乡互联、农商互通,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销售。

4bc12067705d5f08c46c6b45ba6bc73.jpg

三门镇鱼塘。

拓宽销售渠道,解了鱼苗滞销的愁

三门镇月形村刘家洲组有4口大鱼塘,2012年开始,村民唐争雄就将其全部承包了,他将1口鱼塘养鱼苗,另外3口养鱼。靠着这4口鱼塘,唐争雄供了3个孩子上大学。

每年5月,唐争雄会从附近的孵化场买来鱼子,在自家的鱼塘精心培育,到第二年的开春再卖出去。另外3口鱼塘里,培育着草鱼、雄鱼、鲢鱼、青鱼等几个品种,经过一年的喂养也能陆续销售完。

谁也没有料想到疫情会持续那么长时间。唐争雄不担心他养的鱼,因为“还有一些销售渠道”。他最担心的就是这2吨鱼苗找不到销路。

“往年都是一些旧主顾上门来拖鱼苗,剩下的等到年后赶集也能全部卖掉。”唐争雄说:“今年路不通,也不能赶集。”

愁!唐争雄每天睁眼就发愁,不仅愁销路,还愁滞销打乱了今年的养殖计划。

3月8日,三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宁湘兰了解到唐争雄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解决鱼苗滞销问题,积极指导唐争雄落实好防疫措施,同时利用各个微信群,帮他发布鱼苗出售消息,拓宽销售渠道。

消息发布后,附近的养殖合作社和村民纷纷来电求购,一时间,2吨多鱼苗售出了一大半。

鱼塘渐渐变空了,唐争雄也踏实了很多,“在慢慢回本了,目前还有1000多斤鱼苗没卖出去,但是政府这样帮助我们,我有信心把剩下的这些鱼苗卖出去。”

据了解,天元区农村农业局全面摸排全区蔬菜、畜禽滞销情况,有针对性发布农产品信息,引导企业和市民积极采购本地农产品,帮助农户实现就地销售。此外,天元区农业综合服务站及时发布农产品信息,帮助企事业单位掌握了解农产品滞销情况,引导其积极采购本地农产品,帮助实现就地销售。

线上线下互通,让“菜园子”和“菜篮子”畅通

3月12日凌晨4点,三门镇白石村李灯花在20亩的蔬菜地里采摘当天已订购的蔬菜,“苋菜20斤、生菜25斤、花菜15斤……”

凌晨5点,三门镇莲花村的养鸡专业户谢正雄开始将当天已订购的土鸡初步打包。

早上7点,在天纺农贸市场内,湖南叁农企业管理公司(简称“湖南叁农”)医护级标准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消毒完毕,全副武装开始对昨天订单和当天的预订单进行消毒分拣和封闭包装。

“今日,三门镇莲花村一年半母鸡拼一半的可以报名;白石村现摘的白菜苔、红菜苔到货……”在湖南叁农菜多多社区天元配送平台上,客服人员陆续发布当日的菜品信息。8点,住在栗雨街道香山美境的张先生一家正在寻思着今天要在这个平台上买些什么菜。自从张先生所在的小区实行限制管理之后,他每天就会通过网络订购一些菜,“都是本地菜,新鲜。”

湖南叁农发挥自己的平台优势,搭建农户与企业、社区畅通渠道,让农户的菜不烂在地里,保障市民餐桌菜品丰富和新鲜。目前,湖南叁农已帮助本地农户销售蔬菜80余吨,鸡鸭等家禽5000多只,鱼6000多尾,猪肉10余吨,其他农产品60余吨。

依托城市社群电商,天元区积极对接湖南叁农菜多多社区配送平台等网络平台,打通“菜园子”与“菜篮子”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电商快速、高效、覆盖面广等特点,及时发布农产品滞销信息。同时协调社区物业,组织社区居民通过微商城、微信群团购生活必需品,电商平台直接配送至社区,畅通市民需求与农产品货源对接渠道。

来源:红网

作者:张媛 刘鑫 肖斌

编辑:胡芳zz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