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3月5日讯(通讯员 黄星 刘艳春 谢升兰)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如今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攸县抓住时机有序做好复工复产,让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齐抓并进,可持续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
挖沟、排水、播种、施肥……近日,在攸县宁家坪镇笔武村蔬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田地里,40多个庄稼人戴着口罩,挥着锄头,正在忙着春耕生产,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这种特殊时期,我很担心没有事做。前不久,老板打电话喊我回来做事,还特意安排了车子来接我。老板对我们这么好,我肯定要越发努力做事。”开着挖机正在挖水沟的贫困户刘松怀说到。
刘松怀今年46岁,是镇里其他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患有类风湿慢性病多年,外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前年经村里干部的介绍,来到这个就业扶贫基地工作。他说,工作量适中,收入还可以,身体也吃得消。
据悉,蔬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攸县一家就业扶贫车间,疫情防控期间,蔬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停工停产,很多贫困户家庭因此无法正常工作获取收入。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里有关复工复产工作要求,该公司科学有序复工复产,积极吸纳贫困户返岗就业。目前,公司45名员工已全部返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9人。对在偏远村做事的20余名员工,公司每天都安排了专车接送上下班。
在攸县江桥街道杨木港村的山头上,也是人头攒动、扑扑春锄,株洲浩特强林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忙着栽种油茶苗。
株洲浩特强林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以发展油茶产业为主。公司成立之初,就积极吸纳村内及周边的贫困户就业,带动脱贫致富。
“我当时把土地流转给了村里,然后我现在自己又在这里帮忙做事,一年下来又有租金,又有工资,我已经顺利脱贫了。”贫困户员工老刘喜笑颜开地说道。
龙政军告诉记者,除了每年交钱给村里做管理费外,村里还可以把争取到的一些资金、土地入股,这样村里的老百姓、贫困户就有租金,另外他们也有支持贫困户的一些政策。
“现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在努力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特别是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工作。”龙政军说。
田间山头春锄挥舞,而江桥街道泥脚巷村的大米厂机器轰鸣,声声轰鸣意味着这个新建的大米厂正式投入了生产。“如果不是遇到疫情开机生产可能还要早几天,不过对我们没什么影响,一切都刚刚好。”攸县江桥街道泥脚巷村党总支书记吴建湘看着启动的机器说到。
去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村里的全部水田。吴书记又发动党员按自愿出资入股的形式,筹集启动资金建设大米加工厂,成立攸县惠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商定村里的合作社在公司占股份30%。按照公司的发展计划,2020年公司流转了农田2300亩,启动大米加工厂,打造水稻种、产、销产业链。
“目前,一切准备就绪。疫情也平稳了,农事也没耽误,今年也一定是个丰收年。”吴建湘说。
攸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保障贫困户收入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41家企业复产,返岗员工33697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0.9%。全县3家就业扶贫车间和1家就业扶贫基地全面复工,4家企业共有800余名员工顺利返岗复工,其中,贫困劳动力和就业困难对象共121人。
县人社局负责人表示,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带动就业脱贫,攸县将对就业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基地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场地费补贴、物流费补贴和以工代训补贴,并在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方面予以倾斜。
来源:红网
作者:黄 星 刘艳春 谢升兰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