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株洲流调工作者:另一条火线上战疫 不遗漏一个可疑“轨迹”
2020-02-06 14:52:23 字号:

红网时刻株洲2月6日讯(通讯员 王容桩)“电充满,水喝饱,准备迎接新的一天工作——从谁可能传染给他找传染源,他可能传染给谁寻密接者,十四天回顾调查,全面细致找线索,科学务实得结论。加油!加油!再加油!”今天是市职防中心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的第三天,一大早,56岁的老党员谭禾祥同志在微信群发来一段话和队员共勉。

????0514 (1).jpg

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喂,你好,请问有无到过武汉或者途经武汉?家中或接触人群中有无从武汉回来的人员?”“这次就诊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现症状是什么时候?”“去过哪里?交通工具?接触人群?接触时间?有无佩戴防护口罩?”一遍遍,一个个问题耐心地询问,在医院、在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家中、在小区、在各疾控中心办公室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永不间断的电话,永不停歇的脚步,密密麻麻的记录本...他们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沿着确诊病例的生活轨迹在和时间赛跑,认真细致的做好新冠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工作任务重,防控压力大。在没有分配办公桌和工作电脑的情况下,我们立即被分成三个组,参与到确诊病例和密接病例的流调。因为是回顾性调查,患者会对过往的行动轨迹有所遗忘,也有部分患者刻意隐瞒自己的武汉旅居史或武汉接触史,这就很容易造成流调信息的偏倚,需要调查者详细的询问,对于存疑的信息,还需要反复、多方侧面验证,甚至借助公安机关的协助调查。一个调查电话可能就会长达一个多小时,因此,加班就成了当下疫情防控时期的常态。”这是市职防中心一名流调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名流调工作人员的细心和艰辛。还有那些入户调查的,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布满水汽的防护眼罩,不放过一丝细节,不遗漏一个“轨迹”,认真的记录着;还有那些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流调工作者,他们根据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走街串户”,连续作战留下的是他们疲惫的身影。“往往一个人有几十个密切接触着,有些线索断了。有些不配合,有些街坊邻居知道他被确诊了,心理恐慌,看到我们就躲”,“多做解释,多做工作,早点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措施,就能保护其他人群的健康,再苦再累也得坚持”。市职防中心副主任陈时植带队在芦淞区开展流调追踪密切接触者他说出了别样的无奈和坚忍。

此刻,“轨迹”已是他们眼中的焦点,马不停蹄,夜以继日,为的就是将疫情防控在最小范围内,尽早打赢这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击战,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希望那些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密切接触者能主动配合调查,及时听取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抗疫,共克时艰。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容桩

编辑:颜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