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醴陵:稳抓消费课题 答好扶贫问卷
2019-12-30 11:14:58 字号:

在“一村一品”的带动下,玻璃椒、瓜蒌、蜂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醴陵市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标签”。不少贫困户借着特色产业的“东风”,发展种养殖产业。但是,产业发展起来了,产品的销路却为当前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今年,随着“消费扶贫”概念的广泛提出,醴陵市紧抓“购买产业扶贫产品就是扶贫”的理念,在各镇村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创新性地为贫困户的农产品寻找到了出路。

政府“搭台”,贫困户“唱戏”

彭友良养殖的蜜蜂.jpg

彭友良养殖的蜜蜂。

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在各镇集市上,专门为贫困户设置展台。展销会当天,醴陵市均楚镇周坊村的贫困户彭友良一家准备好了自家的蜂蜜,早早地来到会场。“能在这种大场合下推广咱家的蜂蜜,真的是再好不过了”,看着蜂蜜被抢购一空,彭友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彭友良一家4口,因为自己缺乏技术没有稳定收入,家中两个小孩上学花费又让家中开支紧张,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得知村里在为贫困户开设养蜂课程之后,彭友良决定去尝试一下,没想到,这一尝试便让彭友良一家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短短三年间,彭友良的养蜂规模便达到了100箱,一家也在2017年顺利脱贫。

“酒香就怕巷子深”

学校负责人收购洋鸭.jpg

学校负责人收购洋鸭。

11月份,均楚镇大垅洲村迎来了一群不一样的客人,他们是来自醴陵市各个学校的负责人,代表学校食堂,来到该村收购农产品。听闻学校食堂来收购产品,村上的农户都纷纷将自家的瓜果、蔬菜、鸡蛋等土货摆列出来,一时间村里变得好不热闹,而在这群农户里面最耀眼的便是大垅洲的养鸭大户钟图组。

钟图祖一家5口,自己和老伴都长期患有慢性病,儿子肢体四级残疾,儿媳精神二级残疾,孙女尚在读书。2013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后,钟图祖便开始钻研起了养洋鸭的技术,村干部还邀请来养鸭专家对他进行指导。全家于2016年顺利脱贫。今年,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了400余只,成了大垅洲村远近闻名的养鸭大户。但深山里信息闭塞,村民消费水平又有限,400多只鸭子应该销往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钟图祖一家。得知情况后,驻大垅洲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周明亮立即联系了醴陵多所学校食堂,邀请他们来村进行了一次别样的采购活动。钟图祖家的洋鸭瞬间被采购一空。“这是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又一大难题呀。”看到自家的洋鸭这么受欢迎,钟图祖笑的合不拢嘴。

网上群众路线助力消费扶贫

爱心人士收购茶油.jpg

爱心人士收购茶油。

“方绸英家里新做了茶油,大家有需要可以去买。”一条微信消息帮助方绸英在短短半天的时间里,就将近50斤的茶油卖光了。在均楚镇马家垅村开创网上群众路线助力消费扶贫活动以后,为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方绸英一家4口,两个儿子均为多重一级残疾,孙子还是读书,自己又没有稳定收入。2013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就业扶贫政策帮助下,两个儿子顺利找到了工作,家庭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于2014年脱贫。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方绸英每年都会进山采摘一些茶油籽榨取茶油,但却为茶油的销路犯愁。得知她的需求后,马家垅村村支两委便立即组织人员通过微信群寻找买家。消息发出后不到半天,她家榨取的近50斤茶油就被热心村民和市民买走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好办法。”看着茶油被一桶一桶地买走,方绸英疲倦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人心齐,泰山移”,如果说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寻找到了自身的价值,那么消费扶贫就是帮助贫困户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稳抓消费扶贫的这个课题,我们才能回答好扶贫攻坚的问卷。

来源:红网

作者:刘勤翰 郭济发

编辑:胡芳zz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