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俊的家中收藏着各类书籍。
个体命运的静水流淌中,往往折射出大时代的波涛汹涌。我是杨美俊,一名普通的学生。
如果你问“你爱中国吗”,年幼的我一定会回答“爱”,但问起缘由,我却答不出一个所以然,因为那是盲目相信的年纪;如果你问“ 你爱中国吗”,愤青的我一定会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鄙夷,因为那是盲目否定的年纪;如果你问“你爱中国吗”,现在的我一定回答“爱啊,为什么不呢?”从大时代到日常生活,好与不足我都可以侃侃而谈,因为这是批判思考的年纪。
从前,我对国家并没有什么认识,“国家”一词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遥远。高中政治课本里对国家下了定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冷冰冰的,无法亲近。直到“精准扶贫”这一国家战略真真实实和我联系起来的时候,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国”与“家”的联系。
扶贫,是个很大的工程,关系国家发展,关系千万贫困人口。
我是一个学生,格局与眼光有限,仅能从自身的角度去写下我对扶贫的理解。
高中时,我得到了扶贫帮助,减免学费,助学金……诸如此类的帮助使我有了更多勇气与能力去对抗生活的压力,专心学习,减轻负担。
我听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并不认同。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情能力, 也许程度不同,但绝对不是感同身受可以概括。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有帮助也有冷眼。记得曾经的班主任不止一次地鼓励我:“贫穷不是你的错,助学金也不能改变你的命运,它是雪中送炭,老师希望你能学有所成,摆脱贫穷。”老师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向前。
生活中总是报道着贫困学子考上大学的励志故事,但社会上也充斥着“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耳之所听,眼之所见,心之所向,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寒门子弟的路途的确更加艰难。物欲横流,光怪陆离,飞短流长的社会,扶贫带来了温情。
巴金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固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每个人都有义务让它变好。”扶贫到了风过隘口的关键时期,正是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扶贫工作可谓是任重道远。
诚然,扶贫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完美无缺,例如扶贫对象的门槛要求。所谓“扶贫先扶智”,扶贫使万千学子受到教育,从而改变个人甚至是家庭命运。
作为一个扶贫受益者,我只想说,扶贫,被需要。(文/杨美俊 2019年高考株洲市渌口区文科第一名)
来源:红网
作者:杨美俊
编辑:曹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