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现场。
红网时刻株洲7月19日讯(通讯员 袁立佳 耿培智)身上的红疹已经结痂,红印慢慢淡化。刚满18岁的张濠去年年底才完成了新兵培训,这满身的红疹仿佛一件战袍,消失在体表却透入骨髓,标志着他成功蜕变成了一名真正的武警战士。
7月9日傍晚,受大雨影响,株洲醴陵市渌江河水位暴涨河水溢出,导致河道附近低洼地带的大量群众被困家中。当晚接到命令后,张濠和其他38名战友迅速从长沙赶去营救。
“有人吗?我们是武警,我们来救你了,请摇一摇你们手中的灯光,我们立刻过来。”张濠和冲锋艇上的战友竭力呼喊着。当晚醴陵仙岳山街道一片漆黑,为了防止有居民会触电,所有电力早已被全部切断,张濠只好和战友们借助微弱的手电筒灯光驾驶着冲锋舟缓慢前进,寻找被困村民。
突然,一仓库二楼传来了一名中年妇女的求救声,张濠和战友们赶紧将冲锋舟靠了过去。里面有一对母子,母亲五十多岁,儿子七八岁,看到武警过来了,他们急切地想从窗口跳上船。但那个窗口距船太高,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入水中,此时水最深之处有三米之高,情况比较危险。“来,踩到我的肩膀上。”张濠毫不犹豫地将双手支撑在墙上,当做踏板让母子顺着他的后背攀爬而下成功登船。凌晨三点,返转的第一艘冲锋舟将母子两人平安转移。
张濠和战友们一家一户地靠过去,将受灾群众和水中的物资运上船。救援工作整整持续到早上七点半,灾情全部得到了控制。返回途中,张濠说他身上很痒。那时才知道,张濠皮肤极其敏感,由于长期在水中运输物资,全身已经全部起了红疹。战友问他:“开始你难道不感觉到痒吗?”他说:“当时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心里只想着就是赶快把人和东西运走,在水中的冰冷已经盖过了全身的瘙痒。”
救援现场。
下午五点左右,街道积水已经全部退去,大量淤泥和垃圾淤积在居民以及商业区。考虑到当地救援力量短缺,为了避免灾后出现疫情,救援官兵当即决定,继续驻扎此地开展灾后工作,帮助当地居民恢复生产生活环境。官兵们用铁铲和扫把清理地上淤泥,“张濠,你没去休息吗?皮肤过敏不难受了啊?还用手来掏?”“没事!这不是工具不够吗?大家一起尽早弄完,大家可以早点回去!”张濠摆了摆沾满淤泥的双手笑着回应班长的关心,还有不少战士和他一样用手捧起了垃圾。很多战士的迷彩服被汗水浸湿,脸上沾满污泥难以辨认,却无一人叫苦。附近的居民主动向官兵递来了水和西瓜,部分居民甚至主动参与到清淤工作中,截止到下午六点左右,街道路面淤泥已经基本清理完毕,群众生活得以恢复。
这是张濠第一次在“战斗”中受伤,他和大部分参与此次救援行动的战友都是机动一中队的“00”后新兵。在这次历史罕见的洪水考验中,这群年轻武警官兵展示了“靠得住、打得赢”的表现。
张濠祖辈三代都是农户,作为农民的儿子,由于家庭经济拘束,从小就在田里帮父母干农活,利用假期和周末的时间,去做些力所能及的零活儿来补贴家用。张濠父亲年轻时也曾报名参军,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这几乎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在张濠通过四审终于能成功入伍时,父亲脸上刀刻般的皱纹都笑成了沟壑。“儿啊!阿爸没参过军,咱也不知道部队里有啥规矩,但你要记住啥时候都得努力上进啊!儿啊…”这是父亲送张濠登上火车时对他说的。
看着父亲的背影,感受到父亲殷切的期盼,他在心中默默的回应着父亲,“儿子一定去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绝不会因为自己没尽全力而留下任何遗憾。”这是子对父的“孝”,亦是男人之间的承诺。
在此次救援任务中,张濠在洪水中运输物资共一百余件,协助转移了受灾群众十二名。之后记者采访他,他说:“在赶往灾区的路上我还有些忐忑,在脑海里想了很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处理事情的办法,到了现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凶猛的场面,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我也想做最美逆行者。”
在部队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有时在周末休息时,拿着手机与同学视频聊天,翻看他们的朋友圈,泡吧、旅游、唱歌,花天酒地的生活可谓是精彩纷杂,但他说,“那样的日子我过不起更不想过,而部队有着严格的秩序、艰苦的训练,在锻炼我身体的同时也在磨砺我的意志、打磨我的心性,我想一直留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反复地锤炼,我坚信百炼成钢,我要当钢枪,更想做兵王。”
有人认为“00后”在父母宽厚的羽翼下,溺爱的教育中成长,必然会是垮掉的一代,真是如此吗?那就看看这些在救援一线中连续奋战,坚持不肯下火线的“00后”战士们。雏鹰只有在暴风雨中翱翔才会成为无所畏惧的雄鹰,军人只有在部队这所大学堂里砥砺奋进才会成为英勇无畏、忠诚奉献的好战士。
来源:红网
作者:袁立佳 耿培智
编辑:任欣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