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菜地。
红网时刻株洲4月10日讯(通讯员 邓立平 匡凤 邓秀方 陈蕊)昨日上午,从醴陵市官庄镇搬来的85户贫困户266人,在浦口镇贯口村,一起分享近20亩的“幸福菜地”。
“来安置区之前,我心里没有底,怕适应不了新地方的生活。”龚桂水说,来这边后,扶贫干部经常关心我们,现在每户还安排了一块0.1-0.3亩的菜地,心里像一下子有了“根”。
龚桂水全家3人,本人患有糖尿病,母亲年近八旬。原来一家居住在官庄镇潭塘村山上的老旧房子里,光下山就要步行3公里,日子很艰难。2014年,识别为贫困户后,得到了医疗救助、产业发展等政策帮扶。2017年,举家住进了浦口镇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当年人均年收入达到7300元,顺利脱贫。现在,父子俩均找到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 是挪出穷窝、斩断穷根的关键之策,其成败,不光是让贫困群众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通过精准识别和征求贫困户意愿,醴陵市确定了611户1891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其中集中安置295户845人。为此,该市积极推进 “四个一”的后续帮扶措施:每个集中安置点一套贫困户自我管理组织,每户贫困户一名帮扶党员干部、一块幸福菜地、不少于一条就业或产业增收门路。
“农业专家把技术培训送到了集中安置点,我学到了鸭子饲养和疫病防治技术。”从王仙镇申熙村搬迁到王仙社区的63岁贫困户曾凡明表示,他家养400多只鸭子,“住进了新房子,还要迈出致富新步子。”
来源:红网
作者:邓立平 匡凤 邓秀方 陈蕊
编辑:任欣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