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8月28日讯(通讯员 周菊华)“周队长,您预定的酸枣糕已经做好了?您什么得空来拿一下”8月 24 日早上,杨伏兰给我打来电话。
杨伏兰做的酸枣糕。
“好的,我现在正到村部,马上过来拿。”挂了电话,前往东风组杨伏兰家。
今年 67岁的杨伏兰,是醴陵市左权镇花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 5 人。 2001 年,丈夫去世,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儿子患有慢性病需长期吃药,没有稳定工作,两个孙子都还小,一个在读初中,一个5岁 。儿媳在家照顾两个小孩。2014 年,政府将他家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先后落实了医疗救助、教育助学的帮扶政策。
在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前往浙江务工,月工资虽不高,但工资较稳定。
“闲着也是闲着,做些点心,待客用。”8月初,走访杨大姐家时,她正在忙活着做酸枣糕,“周书记,你尝尝。”我尝了一小块,感觉比市面上的好吃多了:“唔,真好吃。”
想到当地山上酸枣树多,而杨大姐手艺又好,我便鼓励她提高产量,并保证好卫生和质量,把酸枣糕作为新的增收门路。
我带着第一批成品回到单位上,同事们试味后,纷纷表想买。大家还把吃酸枣糕的幸福晒在朋友圈里。你两盒,她三盒,一个个订单来了。截止目前,杨大姐的酸枣糕已销售近300盒,收入8000多元。
“没想到,我这手艺在家里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谢谢你出的好主意。”熬枣子、拌糖、晒酸枣肉、切片、装盒打包,杨大姐干起活来十分麻利,天气好的话,今年还能做2个月,估计收入可达到 5000 元左右。
杨大姐满脸的成就感,让我心里暖暖的。酸枣羔给杨大姐带来了收入,更坚定了她勤劳增收的信念。
我想,扶贫工作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与众不同的办法,让贫困户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增加收入。驻村帮扶,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可开发的当地资源和贫困户们的特长。
来源:红网株洲站
作者:周菊华
编辑:颜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