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旅游出行、餐饮消费、购物消费等市场将迎来高峰。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结合假期消费特点,株洲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安全消费,避免消费陷阱,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一、出行旅游:科学规划 谨慎选择
警惕低价旅游套餐。谨慎选择抖音、朋友圈等渠道的“超低价跟团游”。出行前务必核实旅行社资质(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签订正规合同,详细了解行程安排、酒店标准、购物次数、收费项目、违约责任等信息,并留存商家承诺内容,以便日后维权。
宾馆民宿预订多留心。通过平台预订宾馆民宿时,要截图保存房源描述、退订政策,到店后仔细核对实际设施是否与宣传一致,谨防“照骗民宿”。建议优先选择评分高、真实用户点评多的房源。
自驾游准备要充分。出发前全面检查车况,了解行经路线路况及近期天气变化,携带好身份证件。制定完备出游路线,合理选择出行时间,避开高峰人群,规划好每天的食宿安排和行驶里程。租车时全程录像验车,重点检查轮胎、剐蹭痕迹,确认保险范围。热门景区提前3天以上预约,警惕“内部渠道代订门票”骗局。
二、餐饮消费:注重安全 文明用餐
外出就餐慎选择。消费者外出就餐时,应选证件齐全、环境整洁、卫生条件好、明厨亮灶实施较好的餐饮商户就餐;食用生鱼片、生腌海鲜、凉拌菜、酱卤肉、凉皮凉面等高风险菜品时,注意食物感官性状和味道有无异常;用餐前检查盘子、杯子等餐具是否干净。确认时价海鲜、时令菜品的单价,不食野生动物,结账时仔细核对账单,防止“多算份量”。适量点餐,剩餐打包带走,践行“光盘行动”。
外卖点餐细查看。通过外卖平台订餐时,注意查看商户在外卖平台公示的相关证照,优先选择评价好、点餐量大、有实景图片的餐饮商户订餐;收到餐品后检查餐品包装及食安封签是否完整;打开包装后要检查菜品色泽、味道等是否正常。
三、新型消费:理性消费擦亮眼睛
网络直播购物谨防被“套路”。网络直播购物时要保持理性心态,谨防冲动消费,警惕超低价“秒杀”“水军”虚假抢购等陷阱,以防发生货不对版、付款后商家“隐身”、套路高消费等消费纠纷;要选择正规平台,应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平台、网店,注意区分自营和平台内经营者,详细查看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等相关信息,慎重选择由第三方跳转的购物链接,不要购买法律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
景区消费谨防“价格刺客”。在景区特产店购物时,及时向商家了解商品价格、计量等信息,谨防“价格刺客”。共享充电宝“三不借”:不借无明确计价说明的机柜、不借非品牌设备(警惕山寨“小电”)、不借景区摊位私人充电宝,警惕部分设备归还后仍持续计费。
消费者在消费期间,需妥善保存合同、发票、购物记录等相关消费凭证。如发生消费纠纷,可与经营者先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拨打12345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或到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协会)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希望广大消费者在“五一”假期能够理性消费、快乐出行,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来源:株洲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编辑:苏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