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25年第一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发布,来自株洲市炎陵县中村瑶族乡村民杨来生、戴书林夫妇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类候选人。这对夫妇四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兄长杨来牛的事迹,在湘赣边陲的青山绿水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文明赞歌。
株洲瑶乡夫妇一条心 悉心照料残疾哥哥40余年
少年扛起如山责任
1965年,8岁的杨来生遭遇家庭巨变,父亲离世、母亲改嫁,他与弟弟在14岁兄长杨来牛的庇护下艰难成长。然而命运多舛,1973年,21岁的杨来牛因工伤致下肢瘫痪,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年仅16岁的杨来生毅然辍学,用稚嫩肩膀扛起家庭重担。
为了照顾好这个家,16岁的杨来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哥哥穿衣、洗漱、喂饭,白天忙家务、照顾弟弟,晚上还要给哥哥翻身、擦拭身体,处理大小便、清洗脏衣物和床单,从不抱怨。即便每次累得大汗淋漓,他也总是笑着安慰鼓励哥哥,一句“哥,一切有我在”,让哥哥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心。
夫妻同心书写大爱
到了适婚年龄,杨来生因放不下残疾哥哥,多次婉拒说媒。直到戴书林出现,这个善良的姑娘被他的重情重义打动,不嫌他家贫,还坚定要和他一起照顾瘫痪的哥哥。
“你安心做好外面的工作,家里交给我!”妻子的誓言,成为这个家庭最坚实的后盾。婚后,一儿两女的降临让这个家经济压力迅速增大,面对三个子女的养育压力和瘫痪大伯哥的护理重任,戴书林多年来从未给自己添新衣,却为杨来牛缝制了新棉被褥御寒。有人曾劝戴书林:“你们夫妻俩岁数都大了,把老兄送到养老院去吧。”戴书林主动拒绝:“只要我还能动,就会照顾好哥哥。”朝夕相处40年,戴书林早已把杨来牛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
孝悌精神代代相传
炎热的夏日,戴书林每天为杨来牛洗澡、洗衣,还会细心地驱赶蚊虫,让哥哥能睡个安稳觉;寒冷的冬天,她早早准备好热水袋,半夜还会起来查看,及时更换,生怕哥哥着凉。一到晴天就费力推哥哥晒太阳,将三餐送到哥哥手中,还自学理发……即便哥哥大小便失禁弄脏衣物被褥,戴书林也总是第一时间清理,毫无怨言。
杨来生夫妇的善举已化作文明火种播撒到子女的身上,儿子、女儿都争当“护理小帮手”。平日,只要在家就会帮助父母照料伯父,背他去浴室洗澡,陪他聊天、晒太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简单而又幸福。儿子儿媳还表示会接力照顾:“等爸妈照顾不动伯父了,我们接着照顾。”杨来生一家多年如一日齐心照顾瘫痪兄长的事迹,已成为当地孝老爱亲的“活教材”。
目前,“中国好人榜”网络评议正在火热进行中,广大网友可登录中国文明网或关注“凡事不凡”微信公众号,为这对瑶乡夫妇投上宝贵一票,让文明之光照亮更多心灵。
来源:株洲文明网
作者:龙建清
编辑:聂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