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理论宣讲如何“出圈出彩”——全省“好声音讲坛”理论微宣讲比赛的几点体会

通过对2024年、2025年全省“好声音讲坛”理论微宣讲比赛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对做好理论微宣讲,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宣讲文稿要突出理论底色

“演讲”和“宣讲”的区别在哪里?最核心一条就是:宣讲注重的是“理”的传播,通“情”达“理”;演讲注重的是“情”的表达,以情动人。

以株洲参赛作品为例。2024年《一对90后夫妻的文化坚守与传承》,讲述的是吴穷时、叶丽娅夫妇创办顽木堂、传承木雕艺术的故事,作品的问题在于对主论点的论述不到位,或者说是故事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论述不够充分。主评委曹荣琪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如果能注意宣讲和演讲的区别则更好”。今年起草反映清水塘工业区蝶变的文稿《又见清水塘》,我们吸取了教训,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多轮修改,把文稿的分论点确定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清水塘的搬迁改造、产业转型和文旅重塑分别写进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用一段话来阐释和揭示理论。文稿得到了相关领导和评委们的肯定。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这次出圈的重要加分点。

二、宣讲表达要借鉴演讲技巧

增强宣讲作品感染力,一定要注重细节的打磨,注重口语化的表达,注重故事的生动性,把以情动人与通情达理有机结合起来。

株洲今年的参赛作品,首先是标题几经修改。初稿是《再见清水塘》,表达两层意思:一是与过去的清水塘再见,二是蝶变后的清水塘。我们琢磨了好久,认为“又”字更贴切,感情更细腻。

其次,文稿开头借鉴了演讲的通用手法,展示清水塘蝶变照片;正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强化清水塘的华丽蝶变;文中多次用“您看”“您瞧”等口语式表达。

再次,运用诗歌式表达。“曾经的烟囱倒下,但创意正在生长。”“老厂房里传出来的是笑声,旧设备成了文化符号——你看,‘两山’理论不是把过去扔掉,而是让沉寂的历史发出新芽。”增强了宣讲的艺术感染。

此外,文稿布局上,采取“答问式”模式值得借鉴,比如获得一等奖的《一“麓”向前 奔涌向“新”》用三个问题统领全文,效果很好。

三、理论传播要有创意策划

这两年的参赛作品形式,有短剧歌舞演绎,有快板渔鼓说唱,还有情景模拟再现等,辅之以声光电、多媒体等技术,评委老师肯定“这是一场展示传播能力的宣讲”。

一方面策划要源于生活。不管以何种形式传播理论,都要贴近群众、源于生活,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株洲去年的作品思路别出心裁。在选手阵容上,是“一家三口”,表演形式上,有独白,有对话,有做手工,也有与现场的互动,选取的画面都是大家熟悉的场景,这是株洲这个作品的特色。今年郴州安仁的作品《从稻穗弯腰到文化挺腰:安仁稻田公园里的文明新章》,宣讲员小姑娘戴了顶草帽,手拿稻穗,很有亲和力;还有湘西的《三高四新耀湘西》和娄底的《渔鼓声声唱新篇》,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理论宣讲有效结合起来,都让人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策划要高于生活。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艺术高于普通生活。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文艺作品反映的生活应比普通实际生活更高、更理想、更具普遍性;二是提炼整合生活素材,运用典型化手法强化日常矛盾与斗争;三是依托艺术家对生活规律的审美处理实现理想表达。三者共同构成艺术创作高于普通生活的实践路径。理论微宣讲作品同样应如此。比如《衡阳小炒里的乡村振兴答卷》,论述小食材、大产业、大战略之间的关系;常德的《港中坪的新农人》,从陈帅宇的“一波三折”,升华到“正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还有益阳的《竹乡中的最美风景线》、省教育工委的《革命湘江军到科技湘军的时空密码》等。

对比株洲的《又见清水塘》和岳阳的《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表达方式技高一筹,同时兼具了音、舞、说、唱等多种形式,多人协同、视频的视觉冲击等方面成为加分项。

四、理论宣讲要建设人才队伍

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千家万户,需要千千万万基层理论微宣讲员。

目前株洲市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微宣讲员,但在系统培训、整合力量、调动积极性发挥作用方面存在短板,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目前的培训模式有:全市“百团开讲”宣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锻炼一批;分行业系统的赛事和活动培养一批,比如这两年我们组织“学习明理”暑期红领巾讲堂活动,卫健系统的“医路有理”进社区宣讲;县市区的“小板凳课堂”“党声攸扬”“理响瓷城”等打造一批。但是,把不同行业的人员整合起来发挥作用还不够,系统的理论宣讲培训还不够等等。下一步要在这方面突破,举办覆盖市县区的研讨式、互动式的理论宣讲培训。一方面外请优质师资,另一方面让宣讲员交流互动,取长补短。

同时要想方设法调动宣讲员的积极性,给平台、给机会、给荣誉、给培训等,让大家把理论宣讲工作当成一项崇高事业。比如评选年度十大金牌宣讲员,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和媒体发布;聘任行业骨干宣讲员,发放证书;推荐参加各级平台理论宣讲比赛;在党的重大宣讲活动中,将优秀宣讲员纳入市级宣讲团和行业示范宣讲员;择优推荐参加省以上培训。

五、理论宣讲要打造系列品牌

株洲已经形成以“学习明理”为统领,包括“党声攸扬”“小板凳课堂”“荷理讲堂”“医路有理”“巾帼宣讲团”等子品牌的理论宣讲品牌体系。怎样进一步加强品牌的聚合力、影响力,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学习明理”宣讲要与“百团开讲”“金句精讲”“你读我讲”等微宣讲结合起来,深化“四讲四交流”的宣讲模式和党的创新理论“七进”活动;支持一批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和理论宣讲工作者打造个人宣讲IP,鼓励多种形式的理论微宣讲活动;着力构建“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系统讲、基层干部全面讲、志愿代表广泛讲、身边好人示范讲、红色人物生动讲、乡土名嘴互动讲”“七讲”宣讲工作模式。

“学习明理”理论宣传栏目要在传播力上发力增效。关键要找准定位,创新方式。要仔细研究、借鉴吸收“好声音讲坛”优秀作品经验,探索微短剧、脱口秀等表达形式。其次要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用株洲实践阐释新思想的强大伟力。

要加强对工作的总结提升,把理论宣讲品牌的打造与品牌推广结合起来,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以荣获全省理论名栏目、“好声音讲坛”二等奖、“学习强国”学习达人赛一等奖等为契机,推出株洲理论研究、理论宣讲的综述报道,提升株洲“学习明理”“株事有理”等理论宣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者系株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陈玉新

编辑:颜洪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