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阳罐疗法入选株洲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红网时刻新闻8月13日讯(通讯员 建新)2023年8月1日,“扶阳罐疗法”入选天元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时隔2年成为株洲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医药》类。

微信图片_2025-08-13_163336_106.jpg

“扶阳罐疗法”的中心思想是“扶阳”,它以外治方法来扶助人体激发阳气、调节气血为核心理念。中医理论认为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扶阳罐疗法”带有温热、磁场和红光物理作用,在人身体表面进行有温刮痧、有温推拿和定点熨灸,激发阳气,调节气血的运行,增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身体机能和保健养生的一种外治疗法。

微信图片_2025-08-13_163349_417.jpg

“扶阳罐疗法”非遗传承也就是将人类古老的刮痧、推拿与熨灸疗法进行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科学地总结、创新、提高所研创的简单、实用的临床预防、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药文化。追溯扶阳罐疗法的发展轨迹,其非遗之路早有铺垫。2017年1月,该疗法被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估确认为第二批 “湖南省中医药专长绝技”项目;2019年12月,又被中华中医药学会纳入第二批“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推广项目”。此次入选区、市两级非遗名录,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更为其在基层医疗、养生保健领域的普及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传承中医传统、融合现代科学的外治方法,扶阳罐疗法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既能丰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项目,提升医务人员的治疗手段,又能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在养生保健机构和家庭的推广应用,更能实现“就近服务群众、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目标,为保护社会生产力、推动就业贡献力量。

“扶阳罐疗法”的非遗升级之路,不仅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动诠释,更彰显了传统医药在当代社会的强大生命力。未来,随着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深入推进,这项凝聚着古人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疗法,必将为更多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书写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建新

编辑:颜洪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