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日前,市委基层办、市驻村办的调研报告显示——

茶陵县火田镇卧龙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13个驻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26个驻点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驻点村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5万元……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株洲持续实施“动力党建·实力乡村”工程,红色引擎激发出的澎湃动力。

一项工作接力,挺起主心骨

8月6日至10日,株洲市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在苏州举行,70多名学员沉浸式学习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学习先进中查找短板弱项,在对标看齐中坚定发展信心。

视线回到2020年底,株洲16.34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2021年、2023年,株洲先后选派两轮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目标直指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下一步发展。

对于株洲来说,工作队进驻,意味着“动力党建·实力乡村”建设实质铺开。这项工程里,还有湘赣边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等具体行动,5万余户“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农村希望的田野上,涌动着勃勃生机。

群众要致富,还得看产业。各驻村工作队把发展产业作为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一村一策”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打造了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炎陵黄桃、茶陵茶叶烟叶黄牛种养殖、醴陵陶瓷、渌口区黄辣椒等产业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金字招牌”。

着眼乡村振兴需求,株洲选优建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村干部年龄、学历结构明显优化;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探索整合驻村工作队和科技专家服务团等各方资源和力量,“组团式”服务农村。

优势资源向一线聚集,党员干部在一线尽责,工作成效在一线检验,组织强起来、干部沉下去、人才聚起来,党建引领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合力。

一场集中攻坚,清零“薄弱村”

乡村要振兴,集体经济必须强。2022年5月,株洲召开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中攻坚动员部署会。

当时,全市1156个涉农村社,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仍有250个,占比21.6%,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靠后。

在经济强村指标上,株洲还没有一个村突破“千万”大关。这些都与株洲在全省的地位不相称。

怎么办?市县两级统筹安排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薄弱村”结成党建联建共同体,“一村一策”细化举措,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子。

有做特色产业文章的。醴陵市孙家湾村聚焦“陶瓷酒瓶”产业优势,打造了“酒具之乡”特色产业村。

有发展产业新业态的。渌口区三旺村突出科技赋农,成功与湖南岳麓山中药材创新中心签约,引进“龙牙红”百合,提升了产业支撑能力。

有盘活闲置资源的。攸县桃水镇盘塘村82户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无患子3万余株,实现种植无患子庭院经济规模化。

4个市派工作队驻点村、2个县派工作队驻点村的经验做法入选《湖南集体经济百村案例》。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目标提前一年完成,驻点村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5万元。

一轮品牌创建,赋能乡村振兴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株洲一以贯之,品牌创建亮点纷呈。

灯光下,几张小方桌、几条小板凳、几杯清茶,县级领导与驻村帮扶干部、支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聊家常、谋发展、话振兴,屋前屋后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是市委组织部创新开展“一县一特色”品牌创建,炎陵县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酃峰夜话”屋场会活动的一个生动实践。

制作“一本通”手册、建立“联系服务群”、设立“代表议事厅”等,茶陵县推进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常态长效,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攸县创建“村播带货”特色党建品牌,大力宣传推广当地风土人情、农特产品和文旅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值,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强大引擎。

渌口区按照“巩固消薄村、扩大一般村、加强富裕村”的目标定位,全方位发力,差异化发展,打造具有渌口标识度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样板。

……

以党建为引领,株洲正从队伍、产业、基层治理等维度全面发力,积极探索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乡村振兴前景愈加清晰可见。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邓伟勇 汪建

编辑:颜洪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