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株洲北斗产业园一期暨赛德雷特卫星工厂项目开工。
去年以来,株洲市全面启动北斗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北斗产业,全力构建北斗产业生态链,助推株洲加快建设“制造名城”,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两个月,北斗产业园签约引进项目14个,来势向好。
实施“北斗+”,力争“十四五”全产业链总规模达300亿元
去年12月,占地9252亩的北斗产业园在株洲经开区应运而生,涵盖原有的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着力打造“1+2+3+N”体系,即成立一个北斗信息技术研究院,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应用孵化创新中心“两个中心”,建设“芯片生产制造基地、北斗产品测试基地、北斗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三个基地,打造“N”个产业化示范亮点工程,构建北斗产业生态,全面建成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综合试验区,逐步带动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发展,为株洲再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去年12月16日,市委书记曹慧泉调研株洲北斗产业园建设,就株洲北斗产业园筹备和下阶段建设作出了系列指示和部署。4天后,北斗产业园推进专班挂牌成立。工作专班参照长沙做法,通过调研分析,编制了北斗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和发展规划。未来,我市将全力实施北斗产业“2523”工程,即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内,每年形成2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50亿元左右规模的北斗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2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达300亿元。
株洲北斗产业园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梳理出由72名北斗领域高端人才组成的专家库,正在筹建专家咨询团队。今年,产业园将大力实施“北斗+”战略,结合株洲现有产业实际,在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应急管理、大数据存储、智慧旅游等方面开放一批北斗资源产业应用场景,衔接北斗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加快建设“北斗+”农业、林业、金融、电力、城市建设等北斗大规模生态应用示范工程。
人才新政+产业专项基金,赋能北斗产业发展
此次新开工的赛德雷特卫星工厂项目总投资15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总部基地、卫星工厂和空间环境试验中心等。项目将充分利用株洲在轨道交通、大数据、先进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将卫星制造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先进制造模式的实践和对外展示窗口。
园区要发展,项目是支撑。去年12月,株洲经开区印发《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项目引进落地。截至目前,北斗产业园共签约引进项目14个。其中,赛德雷特卫星工厂项目,从正式签约到开工建设,不到1个月时间,刷新项目建设的“经开速度”。由椭圆时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直播地球”中心,是全国领先的空天地海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数据、场景应用,已于去年12月投入运营。今年,北斗产业园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对接航天科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兵器等军工国企,在北斗应用场景、产品成果转化、卫星制造等领域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株洲经开区借鉴成都、合肥等地的经验做法,结合市委人才“30条”政策,按照“略高、扩面、更优”原则,出台《关于加快北斗产业人才聚集的十条措施(试行)》,包括优化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培养高精尖人才、发放安家补贴和购房补贴、人才贡献奖励等10个方面,最高给予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同时,在产业人才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激励奖励。
积极组建北斗产业基金,赋能北斗产业发展。目前,株洲经开区已分别对接北京元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君义振华(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拟合作组建总规模为5亿元的区级北斗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李逸峰 文石金 宋律
编辑: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