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王牧青)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体育办赛热情继续高涨,尤其徒步、路跑等全民健身、大众赛事呈几何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比赛的办赛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各类乱象频发。国家体育总局此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明确未来体育领域将建立信用记录,并将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
重申放开赛事审批,继续为办赛松绑
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在办赛方面,明确提出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加快全国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有关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各类赛事活动举办提供服务。
三年多来,在“松绑”办赛的政策利好带动下,各地的体育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仅路跑赛事一项,据中国田协公布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全国各地共举办了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800人以上规模)约1100场。从2011年到2017的7年内,这个数字增加了超过500倍。其实不止是路跑,足球、篮球、乒乓球、斯诺克等商业赛事的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增加势头。
体育总局此番下发的《意见》,旨在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意见》明确提出,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要加强对赛事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不得对群众性和商业性赛事活动实行带有准入性质的强制认证、审批或变相审批。
建立体育赛事主体信用记录 加大惩戒设“黑名单”
各地体育赛事正呈井喷式发展,一些办赛中出现的乱象也不容忽视。近段时间,多项马拉松路跑赛事出现了替跑、套牌等混乱场面,参加比赛的业余选手甚至被查出了使用兴奋剂。不仅路跑,曾经NBA巨星“答案”艾弗森来华,原定的比赛被迫取消。这些都折射出,处在新生阶段的不少体育赛事需要从细节处提升质量。
此番印发的《意见》提到,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应当制定本项目赛事活动信用管理规定,建立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主体的信用记录,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加大对体育赛事活动诚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
关于赛事过程中的问题,《意见》明文指出,赛事活动相关人员(包括参赛者、裁判员、志愿者、赛事活动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等)严禁使用兴奋剂,严禁操纵比赛以及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行为。
《意见》还提到,对组织水平低、社会效益差、有明显安全隐患或制度不完善等情形的赛事活动组织机构,且经过整改仍不能达到最低赛事活动组织标准要求的,可以将其列入黑名单等信用记录并在本单位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
为赛事分级或成趋势 田径经验可被推广
近年来,中国田协对各地注册赛事进行了“等级赛事及特色赛事”的评定,根据细化标准,评出下一年度的金牌、银牌、铜牌赛事。每一年度,田协会根据具体的办赛情况,对赛事等级进行升级和扣分。
此次下发的《意见》提到,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可以对本项目实行赛事活动组织等级评定制度,按照赛事活动组织整体水平、人数规模、层次规格、服务保障、社会影响力等,对全国所有赛事活动实行等级评定,并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官方网站公开评定结果。
在现实操作层面,“评级”的举措激发了各地提升办赛质量的动力,也对每年每项赛事的办赛情况逐渐形成了监督机制。许多办赛者提出,“升级赛事级别”是办赛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田径赛事评级的做法,未来很有可能会被作为经验推广。
此外,《意见》还对未成年人参赛进行了细化规定,明确了未成年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的,应由其监护人签署承诺书。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牧青
编辑:苏莉雅